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中红网-郑辉延:黄埔军校同学会在统战中的形成与由来(组图)
作者:郑辉延
浏览次数:
2024-06-24 10:23:37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编者按:在黄埔军校建校一百周年暨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40周年之际,习近平致信贺信,向广大海内外黄埔同学及其亲属致以诚挚问候。习近平强调,新征程上,黄埔军校同学会要牢记建会宗旨和政治使命,继续弘扬“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进一步强化思想引领和组织建设,发挥特色优势,坚定反“独”促统,为同心共圆中国梦广泛凝心聚力。希望广大海内外黄埔同学及其亲属不忘先辈遗志,勇担时代重任,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贡献。

    本文揭示黄埔同学会是伴随着国共两党发展和逐步形成历程,重点揭示统一战线中黄埔同学会形成与由来,记载了八路军中的黄埔师生与改革开放后新时期黄埔同学会的创建历程,为弘扬中华民族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凝聚黄埔同学深厚的爱国革命情怀,回顾史实,温故知新,对今天的黄埔同学会具有历史借鉴意义,也为研究抗战延安的黄埔师生和统一战线理论研究提供依据。以馨读者,值得一读。

    一,建校初期雏形。黄埔军校同学在不同历史时期先后成立了青年军人联合会、孙文主义学会、黄埔革命同学会、黄埔同学会等组织。此间,虽有部分中共党员参加了以上黄埔同学会组织,但未占居主导地位。

    二,抗日战争时期

    1940年在延安初创的黄埔同学会,是在抗战紧迫时期的形成的,延安黄埔同学会的创建也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杰出的硕果。

    1941年,中国共产党为促进团结全民族一致抗战,决定在延安成立“延安黄埔同学分会”。经过在延安的黄埔师生共同努力,最终实现了延安百余名黄埔师生的心愿,延安黄埔同学会的建立团结和凝聚了抗战力量,震惊了国民党上层,是中共统战工作的结晶。

    1.历史背景。1939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组织进步力量争取时局好转的指示》。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写出《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 郑新潮等爱国黄埔同学积极响应抗战号召先后纷纷到达延安。

    2.客观形成。延安黄埔同学会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其形成的因素诸多。              

    (1)基层因素

    1939年,郑新潮在黄埔军校高级炮校尉官总队,当时,东北籍学员激进抗战情绪高涨,因军校政治部禁看“进步思想”书逮捕了14名学员,郑新潮带领东北籍学员引发全校罢课,在黄埔军校中闹起“黄埔学潮”事件,郑新潮是被几千名师生推举出两名学生代表之一,应邀受到蒋介石面见,郑新潮因强谏抗战未果,险遭暗杀,毕业后经地下爱国民主人士高崇民(后全国政协副主席)、于毅夫(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引荐,郑新潮带着5名黄埔同学奔赴延安,通过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的介绍,在关中警备一旅受到习政委和南汉宸(后中央统战部、人民银行行长)的接待,并与敌军33团尤奉山部队作战获胜后,郑新潮等6名黄埔同学在杨家岭受到毛泽东和朱德的接见,在座谈时,同学们各抒己见。郑新潮提出了建立延安黄埔军校同学会的想法,目的是联络同学感情、交流军事技术、统一爱国思想、团结一致抗战。 主席打断了郑的话说:“这个想法很好,可以通过同窗校友之情,促进爱国统一战线!”。当时,在场的贺龙让郑新潮找郭化若(抗大教育长)筹划创建延安黄埔同学会的前期准备工作。郭化若(黄埔四期)让郑新潮先统计人数,把哪一期学员,专业学科等等,先摸底登记造册,多做一些前期的具体工作。此后,郑新潮在延安统计了一百多名黄埔师生名单。

    随着抗战局势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动员全国抗战的号召力量不断的加大,来到延安来参加抗战的黄埔师生越来越多,郑新潮联络了更多的来,是筹备到延安,筹备黄埔同学会的时机和条件越来越成熟。

    (2)上层因素 。

    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非常支持郑新潮、郭化若等人的想法。毛泽东说:“组织延安黄埔同学会,这个办法好。”并指示郭化若尽快付诸实施,认真做好这一工作。

    郑新潮联络了许多在延安的黄埔同学,有吴奚如(黄埔四期)、李逸民(黄埔四期)、许光达(黄埔五期)、宋时轮(黄埔五期)等百余名黄埔同学,并登名造册,编辑成黄埔同学名录。受到在延安的黄埔同学热烈拥护。郑新潮最初始起草名称“黄埔军校同学会八路军分会”,归属“黄埔军校同学会西安分会”。后改名:"黄埔军校同学会延安分会",后简称:延安黄埔同学会。

    3.筹备会议

    第一次筹备会议:1941年,徐向前(黄埔一期、八路军一二九师副师长)经商议,决定用徐向前、郭化若、叶剑英等人的名义,倡导发起成立“延安黄埔同学会, 确定程子华、郑新潮去落实具体会务筹备工作,会上还专门赞扬了郑新潮在早期筹建中投注了大量的精力,并做出了许多具体筹备工作。

    第二次会议:1941年9月20日,中国共产党为促进团结抗战事业,在延安召开了“延安黄埔同学分会”筹备会议。推选吴奚如、方治中、宋时轮分任宣传、组织、总务、会务工作(郑新潮负责文稿与会务)。筹委会拟定了同学会会章。为了争取国民党军队中的黄埔同学,延安同学会接受重庆总会的指导,挂分会的牌子,但宗旨和总会不同,公开申明是为了“加强抗日,坚持抗战”。会议还规定凡黄埔军校本校、分校各期各兵科及中央各军事学校毕业或肄业同学均可报名入会。

    4.成立大会

    (1)会场概况

(成立大会在延安军人俱乐部举行)

    1941年10月4日,在延安中央军委总政部军人俱乐部,召开了黄埔同学会延安分会成立大会。

    延安百余名黄埔同学参加了大会。会上通过了建立黄埔同学延安分会的章程。参加成立大会的来宾中有:当年的黄埔军校教授部刚主任叶剑英,黄埔军校队长陈奇涵,以及国民党军令部驻八路军总部联络参谋、黄埔住友陈宏滇,中共中央统战部代表刘澜波,总政治部代表胡耀邦、八路军留守兵团代表曹里怀、莫文驿等。徐向前为分会成立大会主席团的主席。那天,叶剑英、陶铸、林彪等参加了大会,在延安的百余名黄埔同学们聚集一堂,大家都热情洋溢,非常高兴。当时,郑新潮与张学良的弟弟张学思是挚友,曾同在东北干部队,此时,郑新潮邀请张学思从晋察冀到延安来开会。

(黄埔同学会延安分会)

    (2)大会发言

    大会主席徐向前首先致词说,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在会上高度评价了黄埔军校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贡献。曾任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八路军总参谋长叶剑英在会上发表了热情讲话。黄埔学生的代表陶铸、郭化若、李逸民等也在会上讲话,对延安黄埔同学会成立表示祝贺。

    (5)通过决议

    大会通过了延安黄埔同学会章程,选举徐向前担任会长, 徐向前、林彪、左权、陈赓、罗瑞卿、陈宏谟、郭化若、陶铸、许光达、陈伯钧、宋时轮、吕文远、曾希圣、吴奚如等15人为理事。经郑新潮起草初稿,由主席团修改后,大会一致通过了致校长蒋中正电和黄埔同学会总会电。致蒋校长的电文写到:“延安百余名黄埔师生等为了团结抗战,发扬黄埔的革命传统和作风,并相互切磋研究军事学术起见,经于1941年10月4日在延安召集在延同学,成立黄埔同学会分会,登记与到会者百余人,一致通过加强黄埔同学的团结,促进全国团结,努力研究军事学术,并电祝校长健康!敬盼电示南针”。

    5媒体报道

    《解放日报》中华民国三十年十月六日(1941年10月6日),大幅版面报导了黄埔同学会延安分会成立新闻。为:《延安成立黄埔同学分会》,副标题:朱副司令长官莅临讲话,大会通过致蒋委员长电。

    中外各媒体的报导,引起了全国各民主党派和军界人士的热议。震惊了国民党上层,成为当时抗战阶段全国上下的热议话题。

    6.联谊活动

    抗战时期的黄埔同学会延安分会,每年都召开黄埔同学聚会联谊活动,动员大家积极给敌占区的黄埔同学写信,大力宣传一致抗战。黄埔同学会在延安或敌后分别举办了各种形式的活动。张学思向郑新潮汇总了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举办了联谊活动。当时,郑新潮负责主持黄埔同学会延安分会的日常业务、收集各部队开展黄埔同学会活动的汇总情况。

    延安黄埔同学会开展宣传活动,通过给校友写信,吸引了许多黄埔校友到延安来参加抗战。(1942年在延安整风运动中, 康生任中央社会调查部的部长,是反奸保卫工作的最高负责人, 通过锄奸部、保卫部对许多与敌占区信件往来者严格审查,后打成“特务,特嫌”。见扩展阅读:徐向前《延安岁月》康生派整风审干工作组进驻抗大,大搞“逼供信”、“车轮战”,搞出特务分子、嫌疑分子六百零二人,其中黄埔校友也未能幸免)。

    7.历史意义

    延安黄埔同学会已成为昨天的历史,追寻历史留下的足迹研究其深远的意义:

(抗战延安史学研究)

    1.延安黄埔同学会,在当时历史时期起到了凝聚和团结抗战力量。
    2.在抗战时期黄埔同学是最具活力的军事人才,也是国共两党争夺的焦点。
    3. 延安黄埔同学会的成立震惊了国民党上层,是中共统战工作的结晶。
    4. 研究抗战延安史学和统一战线理论研究提供依据。温故知新,对今天的黄埔同学会具有借鉴意义。
    5.延安黄埔同学会的筹建和成立也是延安精神的体现,正如习近平指出:伟大的延安精神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要结合新的实际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以求真务实作风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坚强组织保证。 

    8.后期延伸

    延安黄埔同学会是抗战时期的历史产物,随着抗日战争的结束,延安黄埔同学会在抗战阶段的性质和任务都已经结束,延安黄埔同学会不解自散。

    三,新时期黄埔军校同学会的创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后。随着祖国统一大业的进程。1979年春,郑新潮撰写了《关于成立中国黄埔同学会的建议》,当时没有打字机,他让自己的儿子用手抄写了30份,并带着儿子郑辉延(笔)在北京去找了许多延安老领导、老同事和解放军中的黄埔校友,通过他们向中央领导转交建议书。1979年9月,郑新潮首先找了军事科学院郭化若,他非常支持创建新时期黄埔同学会,两人畅谈起当年共同创建延安黄埔同学会的感怀,岁月悠悠,再度扬鞭。1979年夏,郑新潮在北京香山曹雪芹故居偶遇胡德平,在他的引介下郑找了胡耀邦家,胡耀邦(总书记)谈起他亲历延安黄埔成立大会时的心情,往日历历在目,诚愿适时提出成立中国黄埔同学会的建议。郑新潮又找到了徐向前家,当时徐帅在医院输液,其女儿徐志明诚恳表示一定向父亲转交建议书,后来徐帅通过秘书回复表示非常支持!(后黄埔同学会成立大会上,徐向前当选为会长) 。郑新潮在高存信家谈起高崇民(高存信父)引荐他到延安,结识高父子两代人往事回忆,高存信非常赞许创建中国黄埔同学会的建议(后来他成为北京市黄埔同学会会长)。在肖克家,郑新潮提出创建中国黄埔同学会的建议,肖克说:记得抗战期间,为了发扬黄埔精神、联络同学感情,坚持团结抗战,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了延安分会,我被选为理事。黄埔同学更应加强团结,反对内战,勿演过去悲剧。 肖克对郑新潮说:非常支持创建中国黄埔同学会的建议.

(1979年郭化若与郑新潮畅谈创建延安黄埔同学会,赠郑新潮照片)

    郭化若在照片背面写给郑新潮存念笔记)

    郑新潮在5年时间里,先后找了徐向前,叶剑英,聂荣臻、胡耀邦、郭化若、高存信,肖克,邱创成,万毅,贾涛、林千、刘培智等30多名曾在延安的老首长和老校友提交了《关于成立中国黄埔同学会的建议》书。

    1983年邓小平采纳了以上黄埔师生纷纷提交的建议,于次年,1984年6月16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大会, 徐向前当选会长。聂荣臻、郭化若等为顾问, 高存信为北京市黄埔同学会会长,郑新潮被列入黄埔同学会石家庄(河北省)分会会员,(只登记了他的名字就再也没联系了)。

    7.历史见证。

    郑新潮是创建延安黄埔同学会先驱者,是改革开放后新时代创建黄埔同学会奠基人,也是跨越三个时代历史见证人之一。他从青年时期考入黄埔军校,为积极抗战掀起黄埔学潮,面见蒋介石,强谏抗战未果,险遭暗杀,奔赴延安,受到毛主席与朱德接见,提出筹建延安黄埔同学会的想法,改革开放后,为建议成立中国黄埔同学会奔走了5年头,郑新潮最终于在1984年6月16日的电视上看到了黄埔同学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成立大会新闻。他流下了泪,岁月悠悠,人间沧桑,上下求索,路途漫漫。回顾近50年黄埔历程,他走过了国民党黄埔、延安黄埔、现时期黄埔三个历史阶段。是亲历的见证人之一。郑新潮被编入石家庄黄埔同学会会员后,并令其子郑辉延也从事黄埔同学会工作,形成两代人跨越两个时代共同“发扬黄埔精神”,是从事黄埔同学会工作的典范,并曾先后受到李运昌、林上元会长的接待与座谈。其两代人接力为黄埔默默奉献,后郑新潮之子郑辉延与众多的黄埔师生一样,不求名利,无官无职从事统战工作。促成了“海峡两岸黄埔将军话统一”活动;还专门潜心设计了黄埔纪念章标识(被广泛采用见下图)、创建了全国第一个“黄埔抗战纪念园”,将已故黄埔将士免费安葬。受到中央电视台新闻组和军事栏目采访,2015年央视新闻在阅兵式前一天的新闻联播播出,随后,军事频道和全国各地电视台分别转播。

    郑新潮生平:中国革命军人郑新潮(1913.10-1986.1),男,原名:郑荣芳。辽宁沈阳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事业的早期建设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马事业的创始人。抗战初时,先考入黄埔军校步科,临毕业前时,又选拔考入高级炮校尉官总队14期毕业,亲历黄埔学潮,面见蒋介石,因强谏抗战未果,险遭暗杀,奔赴延安,与毛泽东和朱德座谈。任延安抗大首席炮兵教官,创建黄埔军校同学会延安分会,创建延安炮校、宣化炮校、沈阳炮校、东北民主联军炮校、朱瑞等炮兵学校。八路军炮兵专家、军马行家。解放初,先在在军委炮兵司令部工作、后在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马政局代理局长,受毛主席与朱德专门接见,让郑新潮陪伴清帝皇叔载涛工作10年,出任政协委员,终年74岁。

    郑新潮简介:郑新潮有着传奇的人生经历,他是文人中的军人,军人中的文人,参加过黄埔学潮、面谏蒋介石全力抗战,为了革命他险遭暗杀,奔赴延安抗战、创建炮兵学校,创建军马场,功勋卓著。郑新潮在战争年代就投身创建我军炮兵事业和军马事业,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军委炮兵司令部马政局局长、代任军委马政局局长,后转入地方工作。~~~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中红网-李慧:银龄志愿服务 赋能社区治理
·下一篇:无
·纪念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暨黄埔军校纪念邮简发布会在京举行(组图)
·赵朋洋:纪念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暨黄埔军校纪念邮简发布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暨黄埔军校纪念邮简发布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暨黄埔军校纪念邮简发布会在京举行(组图)
·“孙中山与黄埔军校——纪念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开幕
·纪念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活动在武冈举行
·弘扬黄埔精神 激发勇毅前行的强大力量——纪念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
·壮哉,黄埔——纪念黄埔军校创建100周年(组图)
·李崎:壮哉,黄埔——纪念黄埔军校创建100周年(组图)
·特稿:壮哉,黄埔——纪念黄埔军校创建100周年(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中红网-郑辉延:黄埔军校同学会在统战中的形
减法生态:中国广西瑶医对世界医学的新贡献
中红网红色头条-江山:减法生态:中国广西瑶
中红网-张文标:沪上发现1948年《中原通讯》
《李一氓文存》一部兼有政治、文化、历史和
书法作品(组图)
中红网-何丽:广大网友惋惜、不舍、送别王铁
回归公有制,国家蜕变在即:未来蓝图大揭秘
著名表演艺术家王铁成去世,曾成功塑造周恩
百米组画《人民英雄杨靖宇》展览在吉林工商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