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rt.com.cn/2024images/6/hs2114.jpg)
![](http://www.crt.com.cn/2024images/6/hs2115.jpg)
![](http://www.crt.com.cn/2024images/6/hs2116.jpg)
时值上海花如锦文化有限公司整理藏品准备开展红色文献策展之际,不意迎来了“中囯好品牌~2024年度消费者好评品牌”评选的征集活动,我们好运以红色传承~教育类入选。
在查验红色藏品中我们意外发现一本1948年中共中原中央局办公厅编印的《中原通讯》杂志创刊号,内中一篇为习仲勋同志的“关于新区工作问题给毛主席的报告”引人注目,并且编者在该报告题目后面加了按语并加框:习仲勋同志给毛主席的报告,中央完全同意,报告中所釆用的各种方针,可供各级党委研究参考。该杂志书背上注明:发至营~区,党内刊物,不得遗失。以此可见印量极少,弥足珍贵!
笔者戴上老花先粗略扫了一下:原来类似来自第一线的调查报告,这些来自土地革命时期所谓“老区”的共产党队伍,来到新解放区后是如何碰到新问题又如何及时应对解决的经验之谈,后细细读来,別有一番新意。习仲勋同志最后还谦逊地问中央这样的处理是否妥当。
下面我就顺便列说些例子吧:比如解放军攻下洛川县城时人都跑光,全城只有三个老百姓了,咋回事?哪又咋办?这支共产党队伍却不按常规出牌,反其道而行之,立即成立了护城纠察队等相关组织,将四门封三留一,只能出,非本城人员不能进,没人看管的商铺等贴上封条非本人不得入内,民间储藏的敌特物资也原地不动,百姓需要救助的予以支持,同时开展宣传工作......三天后城门全部开放,百姓陆续也都回来了,慢慢恢复了秩序,以实际行动逐渐消除了曾被胡宗南盘居了一段时间的反动宣传的影响。对有些地方及时改变了在“老区”时的老一套政策,一打下一个地方马上开展“打土豪分田地”运动,避免了搞得人心惶惶让一些坏分子占了好处,临时逃离的老实人吃了亏,甚至有的地主愿意上交土地也暂时不要,先让人们自由到荒地开荒,谁开的荒地的就归谁......这一系列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政策,让老百姓有了平安的过渡。
而学校等没人管了,人民政府自己一时又办不起来咋了得?那就基本保持现状,没敌特怀疑的旧政府工作人员大部分先留用,教师工资等待遇照旧......凡此等等新招枚不胜举。这一系列以退为进的谋略取得了很好效果,新解放区的人们也就很快过上了正常的工作与生活,自然顺利地完成了土地改革。所有这一切新颖的政策与措施的成功实施,时任西北局书记的习仲勋是功不可没的,不愧曾经是陕甘宁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不久前电视上曾看见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上海时深入基层,走访百姓,向市政府提出要“因城施策”等的战略战术与其老爸未免有同工异曲之感。
......天意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