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色人物
陈潭秋:革命一生冲霄浩气 罹难坚贞永垂不朽
2024-09-08 17:04:48
来源: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
作者:1996年《党史天地》第1期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陈潭秋是湖北省黄州市(原黄冈县)陈策楼村人,生于l896年1月4日。他从小立志要做个“澄清浑浊的世道”的人。1912年考入武昌省立第一中学,1916年考入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武汉大学前身)英语部。为寻求救国之路,他经常出入图书馆、翻阅《新青年》、《每周评论》等进步书刊。
  五四运动爆发后,陈潭秋被推为武昌高师英语部学生代表,带领高师学生上街游行示威,后又随武汉学生参观团到上海、南京等地参观学习。在上海期间,结识了正在追求马克思主义真理的董必武,俩人一见如故,他们商定回鄂以“办报纸、办学校的方式鼓吹革命,教育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开展革命活动”。
  1919年冬,董必武和陈潭秋创办武汉中学,培养进步青年,后来武汉中学“成为湖北共产党的中心”。
  1920年秋,陈潭秋与董必武、包惠僧、张国恩等在武昌抚院街3号正式成立了武汉共产主义小组,陈潭秋负责组织工作。
  为了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与宣传,武汉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陈潭秋又与董必武等人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还在学生和教员中先后组织了“青年读书会”、“妇女读书会”、“新教育社”、“仁社”等进步青年团体,学习和研究革命理论。
  陈潭秋还与恽代英等人创办了《武汉星期评论》杂志,它是继北京《每周评论》、湖南《湘江评论》等刊物之后,全国又一个传播马克思主义,推动革命的重要刊物。
  与此同时,陈潭秋还和他的同学们在武汉地区创建社会主义青年团,先后在武汉中学、省一中、省一师、省女师、旅鄂湖南中学、外国语学校、高师、高商等院校发展了一批团员。
  1921年7月,陈潭秋与董必武一道,作为湖北党组织的代表,出席了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一大”闭幕后,成立了中共武汉地方委员会,陈潭秋负责组织工作。以后担任中共武昌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长。在武昌,陈潭秋与董必武亲自发展王健、王秀松、董觉生、戴克敏等人入党;在黄冈,陈潭秋亲自建立了中共陈策楼小组和八斗湾小组,发展了肖人鹄、胡亮寅、陈学渭、陈防武等人入党,并陆续在黄冈各地成立党的支部,同时指示筹建汉川、麻城等县党组织。从此,湖北及武汉地区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至1926年11月,全省已有罗田等28个县成立了党组织,黄冈等10个县成立了县委,黄梅、黄石等成立了地委,中共湖北区委所属党员达到2500余人,成为大革命时期中共党员人数最多的地区之一。这些都是与陈潭秋的努力分不开的。

    杰出的群众运动组织者和领导者
  中共武汉区委成立后,加强了对武汉地区工人运动的领导,掀起了武汉地区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董必武、陈潭秋等先后派人在郑州开办了铁路工人补习学校,在武汉徐家棚、江岸、武昌第一纱厂、汉阳钢铁厂等工厂办起了工人夜校和识字班,董必武、陈潭秋还亲自到夜校讲课。他们领导的武汉工人罢工,如1921年9月粤汉铁路武长段工人的罢工,同年12月汉口人力车工人的罢工,次年汉阳钢铁厂、武汉电话局的罢工,都取得了胜利。
  1922年5月,陈潭秋在《武汉星期评论》“五一”纪念号上发表了《五一底略史》一文,介绍“五一”的来源,号召中国工人勇敢斗争,以团结战斗的实际行动来纪念这个“以无数血肉搏得来的庄严灿烂”的战斗节日。
  在武汉工人运动日益高涨的形势下,陈潭秋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工人比较集中的江岸地区,他几次约见江岸机器厂工人积极分子林祥谦等人,要他们组织起来,成立工人俱乐部,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进行斗争。
  1922年2月1日,京汉铁路总工会于郑州,成立,同时决定于2月4日举行全路总罢工,总工会迁武汉江岸办公。陈潭秋负责武汉方面罢工斗争的具体领导和协调工作。
  在中共武汉区委和陈潭秋的领导下,江岸铁路工会成立以林祥谦为首的罢工委员会,负责组织罢工事宜,还成立有学生参加的讲演团,以争取社会的同情和支持。
  罢工开始后,陈潭秋夜以继日地投入罢工的领导工作。他一方面与林祥谦、项德隆(项英)保持联系,了解罢工进展;一方面深入工团,学校、妇女各界,发动和组织社会各界罢工罢课进行声援,同时还组织各界慰问团前往江岸慰问。2月6日上午,武汉各界近万人参加的声援京汉铁路工人罢工群众大会在江岸举行,会后还进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
  陈潭秋在抓工人运动的同时,对农民运动也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他除了动员在武汉读书的农村青年课余回乡宣传革命思想,办识字班、夜校外,还组织了赴农村工作组,训练农运干部,开展农民运动,并亲自回黄冈组织农民协会,发展农协会员,还将不问政治、一心只想搞“教育救国”的胞弟陈荫林培养成了湖北农民运动的领导骨干。列1927年初,全省有农民协会的县已达40余个,会员达170万余人,仅黄冈一县就达24万余人,居全省之冠。
  对于妇女运动,陈潭秋也同样重视。他利用在省女师任教的机会,积极向学生灌输革命思想,宣传妇女解放,并在女师组织了“妇女读书会”,还发展了女师一批进步女青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同时在《武汉星期评论》连续发表《赶快组织,‘女界联合会’》、《我对女子参政运动的两个危惧》等文章,号召妇女组织起来,投入社会运动,争取自身的解放。
  1922年上半年,陈潭秋与董必武等领导了女师学生反对辞退进步教师、开除进步学生、驱逐反动校长的女师学潮,直至取得胜利。通过这次学潮斗争,还使得徐全直、夏之栩、袁溥之、钱瑛等一大批青年女学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优秀的党务工作者
  陈潭秋具有较高的马列主义水平,且长于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在纷纭复杂的矛盾中分清是非,坚持党的正确路线,使党的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1927年8月,陈潭秋在江西任省委书记期间,他根据党的“八七”会议决议,迅速纠正江西各地党组织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在全省策划了农民武装暴动。
  1928年7月,在以中央巡视员身份巡视顺直期间,他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在纷纭复杂的矛盾中,排除消极的个人是非干扰,纠正“左”的右的错误,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使大家得以心齐、气顺,轻装上阵。
  不久,他又以中央特派员身份重返顺直,并以“潭少连”(陈潭秋、刘少奇、韩连惠)名义代行北方局工作。这期间,他坚持正确路线、实事求是地批评了省委的“左”倾盲动主义错误,指示应“积蓄力量,以待时机”,从而使党组织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
  1932年7月,他在任江苏省委秘书长、主持工人干部培训班期间,针对有人提出的“我们工人要搞无产阶级革命,不要搞资产阶级革命”的错误观点,耐心细致地向学员讲解我们现阶段的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而纠正了部分学员对中国现阶段革命性质的模糊认识。
  在领导上海地区的工人斗争时,尽管当时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在党内占统治地位,陈潭秋却提出“斗争中要特别注意策略,做到有利、有节,每次罢工在取得一定胜利后,要适可而止,保护群众的积极性”。
  陈潭秋有着坚强的党性,他坚决执行党的各项决议,维护党的统一,原则性很强。作为党的发起人之一,他与陈独秀是很熟的,但他对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1930年冬,担任满洲省委书记的陈潭秋在哈尔滨开会时被捕,后来一位犯有严重错误的同志也被捕和他关在一起。陈潭秋一面领导狱中同志批判他的错误,一面又团结帮助他,使他提高认识,改正了错误。
  陈潭秋公而忘私,干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吃苦耐劳,有着拼命的精神。
  1929年8月,党中央派陈潭秋巡视青岛、满洲。在青岛期间,陈潭秋夜以继日地工作。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终于疲劳过度而病倒。然而,他只吃了点药,第二天又带着疲病的身子赶往满洲。
  陈潭秋任中央组织部秘书期间,中央组织部的日常工作主要是由他处理的。每天早上要和部长周恩来交换情况,安排一天的工作,晚上10点后,还要向部长汇报,听取决定和意见。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后,全国各地党组织处于恢复和重建阶段,每天来请示汇报的,要求恢复组织关系的,要求安排工作的络绎不绝。在国民党侦探密布的情况下,既要做到安全保密、万无一失,又要使来的同志满意,这的确是件十分艰巨的任务,但陈潭秋却应付自如,一一给予了妥善解决。
  由于陈潭秋工作出色,品质优秀,先后被党的“五大”和“六大”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和中央审查委员。他1943年9月牺牲后,由于消息阻隔,1945年6月党的“七大”仍将他选为中央委员。

    中央苏区的第一任粮食部长
  1934年,陈潭秋被选为中央苏区粮食人民委员(粮食部长)。其时,正值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苏区实行经济封锁,发动第五次反革命军事“围剿”,粮食工作难度很大。正是在这危难之际,陈潭秋挑起了粮食工作的重任。
  陈潭秋一上任,就借助刚刚召开的第二次全国苏维埃大会的东风,掀起了一个筹集粮食的突击运动。在当时苏区十分困难的条件下,由于人民的支持和陈潭秋强有力的领导,仅仅一个半月就完成计划任务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初步保证了红军和后方机关的给养。
  第一次筹粮的任务刚刚完成不久,扩充红军运动又开始了,中央又要求尽快筹粮24万担。当时正是青黄不接的时期,粮库早已空空,一下子筹措这么多粮食,确实很难。但陈潭秋早在春耕时就进行了调查研究,详细了解了各地的粮食分布及储备情况。这次筹粮运动一开始,他就采取广泛发动群众,全部没收地主粮食,视情况征收富农粮食,并向群众借谷十万担的办法,使得这一艰巨任务得以超额完成。
  在秋收到来之前,陈潭秋又预先布置了秋收后的借谷征粮任务。果然到秋收时,中央又下达了筹集粮食60万担的突击任务,由于提前作好了准备,这第三次突击任务又很快地完成了。
  还在第一次征粮的同时,陈潭秋就号召开展节约粮食的运动。要求每个人“节省三升米来捐助红军”,并在苏区内发行了米票,陈潭秋带头节约,粮食部全部人员响应,在原来节粮的基础上每人每天再节省二两米,还向其他部门提出了挑战。很快,在全苏区形成一个节粮的热潮。在节粮、收粮的同时,陈潭秋又提出了抓紧粮食的运输和保管的号召,以杜绝浪费和损耗,并且制定了防止浪费和损耗的具体措施。
  不久,红军要开始长征了,中央又指示要给部队准备5至7天的粮食,当时农村没有大粮仓,运输条件也差,要在短时间内集中几十万斤粮食谈何容易,再把这些谷子碾成米就更困难了。这真是一个艰巨而紧迫的任务,但是陈潭秋发动群众,军民老幼齐上阵,终于胜利地完成了红军长征前的粮食准备任务。不仅如此,还给留下的部队和根据地的群众留下了必要的粮食储备。正如他事前对粮食部干部所说的:“我们首要的任务是解决红军长征要携带的粮食,同时也要给留下的部队准备好粮食,还要安排好群众的生活,我们应有这个通盘考虑。”

    坚贞不屈的共产党人
  1939年5月,陈潭秋从莫斯科经新疆回国,被留在新疆任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和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负责人。陈潭秋在新疆期间,正是盛世才由伪装进步逐步走向反动,直到最终露出反革命面目的时期。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二七烈士”林祥谦
·下一篇:无
·特稿:参观陈潭秋故居纪念馆
·陈潭秋:坚持斗争 舍生取义
·七一党史 | 陈潭秋:汉水洪山育忠骨,黑水白山绕英魂(2)
·陈潭秋与徐全直:慷慨赴死的革命伴侣
·陈潭秋:革命一生冲霄浩气 罹难坚贞永垂不朽
·饶子健:忆陈潭秋与新疆“新兵营”(组图)
·特稿:忆陈潭秋与新疆“新兵营”(组图)
·罗勇:陈潭秋:荆楚才俊 建党巨擘
·特稿:陈潭秋:荆楚才俊 建党巨擘
·特稿:全国“双百”英烈谱(上)065——陈潭秋(图)
湖北红色文化旅游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湖北红色文化旅游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湖北红色文化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湖北红色文化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