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色记忆
毛泽东与红安
2024-09-08 16:44:02
来源:《党史天地》2005年第9期
作者:周少怀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一代伟人毛泽东与红安(原名黄安)之间有许多的联系,他对红安的人、红安的历史,红安的革命和建设有一种特别的情感。英雄的红安人民也最听毛主席的话,打心眼里爱戴领袖毛泽东。
  茫茫黑夜的中国,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全国各地共产主义小组13名代表相聚一堂,开创了“群英结党救中华”之先河,来自湖南的青年毛泽东与来自湖北黄安的清末秀才董必武第一次相识,他们携手并肩创建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叛变革命,轰轰烈烈的中国大革命遭到失败。在革命处于低潮和腥风血雨之时,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论断并毅然决然地发动和领导了著名的秋收起义,率先掀起了土地革命的风暴。红安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响应,高高举起武装斗争的大旗,暴发了震惊全国的黄麻起义,夺取了县城,建立了黄安县农民政府。
  在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过程中,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创建了井冈山根据地,为党领导各地武装起义树立了榜样。随后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建立了湘赣、赣南、闽西根据地,形成了后来的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安人民也遥相呼应,在黄麻起义的影响下,鄂豫皖地区燃起了武装割据的熊熊火焰,在黄(安)、麻(城)、光(山)根据地基础上,建立起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这块地处中原、横跨三省的苏区,它的主要发祥地是红安,红安的七里坪是红色苏区的都府和中心。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隆重的开国大典,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董必武、宋庆龄等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8年前中共“一大”的13名代表中,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有幸见到了这历史性的场面。毛泽东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国家主席,而在随后不到40年时间内,就有董必武、李先念两位继任者。
  建国后,毛主席一声号令:“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韩先楚、周纯全、王建安、王近山等一批红安籍高级指挥员又奉命出征朝鲜。红安籍将军秦基伟血战上甘岭,打出了国威、军威,叫美国鬼子胆寒,令世界刮目,殊不知他率军入朝作战还是通过红安老乡的关系“走后门”争来的。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红安人民响应毛主席艰苦奋斗,开展科学技术革命的号召,在工作中摸索出了领导干部种试验田的经验,中共中央为此发通知向全国推广。在毛主席错误地发动“文化大革命”运动,“四人帮”横行的时候,红安自然也成为重灾区。在毛主席病重和逝世后,“四人帮”加快了篡党夺权的步伐,李先念、陈锡联与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作为中流砥柱,力挽狂澜,一举粉碎“四人帮”,彻底结束了“文革”。李先念、陈锡联在这场生死决斗中,投了极其重要而正义的一票,解决了毛泽东生前想解决而又来不及解决的难题。毛泽东如若九泉有知,一定会感到欣慰。
  毛泽东对红安的历史谙熟如指。1935年6月18日,李先念第一次见毛主席,当介绍自己是红安时,毛主席便高兴地说:“晓得,晓得!”并滔滔不绝地讲解红安的建县史:“红安原先叫黄安,春秋战国时为黄国辖地,明朝嘉靖年间,为求‘地方宁谧,生民安妥’故名黄安。”并说:“董老也是红安人!”他还无限深情地赞叹:“红安真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一点也无假!”
  毛泽东对红安的革命和建设十分关注。他早在1928年《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就专门提到湖北黄安的革命斗争。1958年他与湖北省委书记王任重谈话时,赞扬“红安是黄麻起义的发源地,很有名气。”当他得知红安干部种试验田的经验时,极为高兴,在1957年10月党的八届三中(扩大)全会,1958年1月的杭州会议、南宁会议、最高国务会议和后来的八届六中全会等党的重要会议上,多次表扬和肯定:“干部种试验田好”,并号召全国“要认真学习红安县的经验”。他老人家在万忙之中还亲自接见了红安县种试验田的干部代表,并谆谆告诫:“你们要继续努力,保持红安永远红。”当他老人家看到红安出产的花生时,格外高兴,仔细端详、观看,还连声夸奖“红安的花生不错,红安的花生不错!”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周恩来总理视察麻城追记
·下一篇:无
·李保全:将军县红安民间红色文物收藏馆书法作品上的珍贵印章(组图)
·特稿:将军县红安民间红色文物收藏馆书法作品上的珍贵印章(组图)
·熊立功:为什么说红安是鄂豫皖根据地的核心区域
·特稿:为什么说红安是鄂豫皖根据地的核心区域
·中国红色文化联盟副主席黄黎民一行赴红安县调研(组图)
·特稿:红安红色歌词两首(歌词)
·熊立功:红安红色歌词两首(歌词)
·特稿:红安红色歌词两首(歌词)
·杨建文、程应良:走进红安观看红色电影 赓续红色血脉(组图)
·特稿:走进红安观看红色电影 赓续红色血脉(组图)
湖北红色文化旅游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湖北红色文化旅游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湖北红色文化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湖北红色文化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