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6日,在闻一多诞辰125周年前夕,著名红色文化活动家、中国红色文化交流促进联盟副主席、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第一届常务理事兼湖北省工作委员会主任、中红网湖北红网编辑部主任兼总编辑、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常务理事、欧洲湖北总商会名誉会长、湖北省红色儿女联谊促进会会长、湖北四野后代联谊会会长、湖北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理事、湖北省黎民红文化交流中心主任黄黎民同志一行来到上海福寿园人文纪念公园,拜谒闻一多先生塑像,缅怀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斗士闻一多先生。
2007年,闻一多纪念雕像在上海福寿园人文纪念公园揭幕,雕像身后由红色岩石雕刻而成的“火焰”,再现闻一多的斗士形象,象征着先生“一团火”般的革命热情。这座高三点五三米,宽一点八五米的长衫蓄髯闻一多青铜雕塑,出自中国知名女雕塑家张得蒂之手,以现实主义手法表现了闻一多不畏艰险的铁骨风范。它与湖北省浠水县以及北京、武汉、昆明等地的七座闻一多纪念雕像遥相呼应,印证了郭沫若先生当年的预言——中国人民是有翻身的一天的,到那时候李公朴和闻一多的铜像要布满天下。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原名闻家骅,曾用名闻多,湖北省浠水县人,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学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共产党的挚友。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1922年赴美留学,其间他写下了著名的《七子之歌》等多篇爱国思乡之作。1923年在国内出版诗集《红烛》。1925年闻一多回国,在北京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务长,并在北京大学教授外国文学。1928年参加《新月》杂志的编辑工作,同年到武汉大学任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1930年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1932年回到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1937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随校迁往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面对严酷的现实,他毅然投身到抗日救亡和争民主、反独裁的斗争中。1943年,他开始得到中共昆明地下党和民主同盟的帮助,党通过不同渠道,给他送去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他开始认识到要救中国,必须从根本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1944年,他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后出任民盟中央执行委员、民盟云南支部宣传委员兼民主周刊社社长,成为积极的民主斗士。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坚持独裁、内战政策。1945年12月1日,昆明发生国民党当局镇压学生爱国运动的“一二·一”惨案,闻一多亲自为死难烈士书写挽词:“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并撰写了《一二一运动始末记》,揭露惨案真相。1946年7月11日,民盟负责人、著名社会教育家、当年救国会七君子之一的李公朴,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闻一多当即通电全国,控诉反动派的罪行。7月15日,在云南大学举行的李公朴追悼大会上,他拍案而起,慷慨激昂地发表著名的《最后一次演讲》,痛斥国民党反动派扼杀民主运动的罪行。当天下午,他主持《民主周刊》记者招待会,进一步揭露暗杀事件的真相。散会后,闻一多在返家途中,突遭国民党特务伏击,为建立新中国洒尽了最后一滴血。
周恩来说:“鲁迅和闻一多,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毛泽东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冷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朱自清称赞说:“你是一团火,照见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2009年,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闻一多被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十一部门联合组织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黄黎民一行认真地学习了解闻一多先生从求学、执教到投身民主运动的光辉人生历程,才华横溢舍生取义的一生,感受革命先烈无私奉献、视死如归的战斗精神,增强做好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的磅礴力量和不懈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