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此时正值19世纪初叶,内有军阀纷争、百业凋敝,外有列强环视、蠢蠢欲动,内外交困的局面,不仅让国内有识之士殚精竭虑,更让莘莘学子再难安下心去研读,各种运动、思想和主义在神州大地泛滥。年轻的毛泽东夫妇也在问着自己,究竟什么才能救中国?而“五四”运动前后,毛泽东开始接受共产主义学说。
毛新宇:1920年,有两个关键的历史时代,影响我的爷爷,一个是马上中国共产党要成立。因为“五四”运动以后,全国的共产主义小组风起云涌,湖南也有共产主义小组。那年还有一个我爷爷从示范毕业以后,1920年已经当了师范附小,就是小学的一个校长,在那个时候。所以我奶奶就很简单的,就到他的学校,跟我爷爷就在第一师范那就结婚了是这样。
解说:1920年五六月间,毛泽东在上海会见了陈独秀,同他讨论读过的马克思主义书籍。11月又同何叔衡等人一起创建了长沙共产主义小组,此时的杨开慧也经由毛泽东的指点,成为了一个共产主义者。
毛新宇:非常甜蜜幸福,那个时候我觉得,最可贵的就是,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就是1919年到“五四”,到1920年爷爷奶奶的世界观和思想,两个人共同转变,从一个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信仰马克思主义者,他们两个人的思想共同一个转变。从,应该说从“五四”运动开始,毛泽东和杨开慧就已经转变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这是很重要的一步。
解说:1922年10月24日,毛泽东和杨开慧的长子毛岸英,出生在长沙的湘雅医院,而直到出生后的第三天,忙碌的毛泽东才来到医院看望妻儿。
毛新宇:那个,我伯父出生的时候,可以说这个是个特殊情况,我爷爷在外面去领导长沙泥瓦匠(泥木工人)大罢工,她不愿意让丈夫分神,她要支持丈夫的事业,支持我爷爷对长沙泥木瓦(泥木)工人的罢工的支持。那么当然我伯父出生3天,也是我爷爷赶到那去,是因为这3天那个罢工胜利了。所以我伯父的出生,我爷爷给他起名字岸英,也是很有意义的,是这样。
记者:为什么要取名叫岸英呢?
毛新宇:岸英他就是希望自己的儿子,就是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长成国家的英才,英俊之才。
解说:毛泽东和杨开慧相处的这几年时光里,说是聚少离多也不为过。年轻的共产党人毛泽东总是在主席各种会议,组织各种运动,在演讲和辩论中践行着他的革命理想。随着他的革命履历日渐丰富,他的声望也逐渐增长,尤其是他的文章,下笔有如雷霆万钧。像《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革命者无不引以为言论。但是人们不知道的是,在毛泽东的很多文章背后,都有夫人杨开慧的默默支持。
毛新宇:那么《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我爷爷在写这篇理论文章,不仅和我的奶奶杨开慧进行了讨论。而且我认为《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里面也凝聚杨开慧的一些思想、火花、智慧,最难得的是我奶奶不仅要白天要照顾爷爷的起居。整个这篇文章,重要文件,《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全是杨开慧一笔一笔腾写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