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高度责任心 才能开好安全车
在全国数千台火车头中,“毛泽东号”这台以领袖命名的机车,经过60多年的风雨征程,经过几代人的心血浇铸,已经成为全路的旗帜,被称为“机车领袖”、“火车头中的火车头”。截至2009年10月底,“毛泽东号”机车已安全走行8798782千米,节油3062539千克,节约材料费397638.89元,超轴4718806吨。这项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毛泽东号”机车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
王志祥告诉记者,“毛泽东号”机车组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责任心+责任制+基本功=安全”的基本经验,提出了一次出乘标准化作业法,使每一次出乘的上百个环节实现了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我们火车司机,不仅要会开火车,还要熟练掌握机车故障处理。平时的机车保养,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功课。每次停靠在站点,都要先按照程序对机车巡视检查一遍,不管有多辛苦,这个环节决不能落下、决不能含糊。在安全工作方法中,责任心是第一位的,有了高度的责任心,才能开好安全车。”
在机车安全运行上精益求精,这也是赵巨孝当司机长的一条原则。不论是交接班,还是大中小修,还是日常的维护,他都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2005年9月,机车在一次运输任务中发生了2轴电机轴承超温报警问题。赵巨孝仔细观察,分析对比前后台车散热的不同处,发现前台车小百叶窗打开后,在运行中受到震动会自动关闭,造成电机通风不畅,电机轴承超温。为避免小百叶窗自动关闭,赵巨孝反复琢磨,自己动手用木块做成挡板,放在拉柄处防止百叶窗自动关闭,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几年来,赵巨孝带领机车组多次担当重要的运输任务,没有出现一次差错。
随着乘务制度的改革和单司机值乘制度的实行,以及新技术和新设备在机车上的不断应用,“毛泽东号”原有的一次出乘安全作业法已不能涵盖当前作业内容。为确保运输安全,赵巨孝积极组织车组人员对其进行修改,修改后的一次出乘安全作业法保留了原来的8个作业程序,精练地概括为28个字(包括出勤:早、阅、订、听、联;接班:摸、检、验;出库:确、停、挂;发车:主、准、发;运行:防、盯、勤、稳、呼;到达:触、对、严;交班:整、洁、良;退勤:算、总、帮),增加了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和IC卡的操作、使用程序以及注意事项,明确了单司机值乘过程中两名司机各自的职责,语言更加精练,内容更加丰富,在全段运用系统进行推广,促进了全段乘务员作业标准化的进程。
呼唤应答标准化 心中自树安全线
在车组管理方面,乘务体制改革后的“毛泽东号”机车组仍实行包乘制,同时重新制订了呼唤应答标准化制度、单司机作业标准、机械间巡检标准等,在确保机车质量上,完善了修程质量表制度、趟检查制度、动态的巡检细化制度和静态的趟检查制度、修程清洁和趟清洁制度。这些制度已经成为“毛泽东号”机车组每名成员的自觉行动,成为了他们心中的一条“安全线”。
在丰台机务段的维修车间里,记者看到了经过常规修整准备上路运行的东风4D1893“毛泽东号”机车,曾经在2008年获得“全路技术能手”称号的班组成员王云,正在对检修后的机车进行擦拭。在机车组成员的陪同下,记者被破例允许登上了这辆火车头的驾驶室。火车头的驾驶室大概有两层楼的高度,坐在“高人一等”的司机座位上,操作台上的仪表板使机车各项运行指标显示一览无遗,左手握着闸把,右手握着主手柄,脚下是汽笛,抬起头,从明亮的车窗望出去,记者仿佛已经感受到了“毛泽东号”机车牵引着满载货物的列车纵横驰骋的感觉。
曾经当过蒸汽机车司炉工的王志祥,经历了“毛泽东号”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的转型。说到如今驾驶条件的改善,王志祥感慨良多:“以前的机车构造简单,有的甚至连速度表都没有,这对我们的驾驶技术和经验是考验。我认为,现代化的设备和优秀的人才相结合是最好的。现在的设备新了,小赵(赵巨孝)他们文化水平高,技术好,又团结,相信他们能在新的机遇下发展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