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在您的眼里,因为父亲去世时您才2岁,应该说对父亲的印象不是特别深刻,都是后来从母亲的口中或者一些著作当中了解到的,如果现在再让您来回忆一下,您觉得父亲的形象是什么?
[左太北]:我是1940年5月生的,8月份就是百团大战。实际上百团大战的策划从4月份就开始,我生下来的时候就是我父亲最忙的时候,正在准备百团大战。那个时候是在山西武乡的砖壁村,因为我母亲生孩子了,要喂奶,没有人能帮她,只能她自己带着。要说我有一个家,就是砖壁村的奶奶庙,在那儿生活了三个月,到8月份百团大战就要开始了。我爸本来就忙得要命,因为是一个大仗,所以要准备很细致。为了考虑我们的安全,8月份我就和母亲回延安了。所以我实际上跟我父亲只待了三个月,就是那张抱着我,临离别时候的一张照片,那时候我才刚刚三个月大。有爸爸妈妈、有女儿,就这三个月。我父亲对这个家特别珍惜,他从老家出来19岁,从湖南到了广东,要上学,再没回过家,没有见过奶奶和家里的亲人。
[左太北]:所以他出来17年就没有家了,一直在前线打仗,就这三个月有个家,虽然当时特别忙,他晚上总要回家,回家还要给我穿衣服,换尿片,什么都要干,那时候是他最幸福的时候。由于战争的需要,后来还是分开了。我父亲在前线牺牲了,后来我再也没有见过他。实际我对父亲没有了解,我不问,也没人跟我说,后来我知道我父亲是个英雄。周围的叔叔阿姨、战友他们对我都特别好,从他们的亲情里我感觉到我父亲很伟大,是个英雄,我感觉到大家对我很关爱。所以我上小学时还写过,我父亲是个英雄,我要向他学习,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可是那是很肤浅的一种认识。
[左太北]:因为我在彭德怀家住过,他们问说怎么你不了解父亲?我讲我母亲从来不讲父亲,彭伯伯也不讲,战争过来的人不愿意再回忆太残酷的那段,我没有勇气去问,我想我去问他们也不会说。所以我对父亲的印象就是一个比较空的概念和架子。
[主持人]:但是这种亲情我相信都是非常实在的,很饱满的情怀。
[左太北]:到了1982年,我母亲突然把我父亲在抗日战争中写的11封信给我了,给我以后我不知道读了多少遍,从这个时候开始,我才真正觉得我有一个爱我的父亲。
[主持人]:他在信中一直在关心着你的成长。
[左太北]:我的父亲是比较善于表达的。他虽然是个军人,但也是个文人。他把他作为父亲想孩子,怎么疼爱孩子,对孩子的思念表达得非常充分,他在信上对感情的抒发,这么淋漓尽致,很难得。
[主持人]:从信里其实能感受到父亲对孩子强烈的爱。
[左太北]:信里表达的太充分了,他对我母亲和我的思念是很充分的。我给大家念一段:在我一周岁生日之前,父亲给母亲写的信说:差不多几天就整整一年了,太北也就一岁了,这个小天使我真的喜欢她,现在长得更大了、更强壮、更活泼、更漂亮了,应该能够叫爸爸妈妈了,更乖巧了。小顽皮,真是给我极多的想念和高兴,可惜天各一方,不能看到她,抱抱她,在工作之余总是想着有你和她和我在一起,但今天事实不是这样,默念之余只得把眼睛盯到挂在我书桌旁边的你抱着她的照片上面,看了一阵之后也就给我很大的安慰了。
[左太北]:直到父亲牺牲的前两天,5月22号还写了一封信,他在油灯下对我母亲说: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分别21个月了,何时相聚,念念念念。就在最后的一封信里头,他5月5日给我母亲写了信,22日因为有人回延安又写了一封信,那封信里就写日本人可能要炸延安,延安要有准备,我母亲给他回了一个电报,如果时局有变,我怎么处置太北?等于是先问问我爸爸。我爸爸在信上说:如果时局有变,你可以任意处置太北。到了5月22日,过了15天以后,他又说:我虽然如此爱太北,但时局有变,你可以大胆地按情处理太北的问题。这是他给我母亲最后的交代。
[左太北]:最后两封信,我已经上托儿所了。母亲到党校学习,她不用带着我了。我父亲就说孩子离开大人不行,要经常去看。信里总是写,让我母亲去看我,别让孩子太孤独,怕我不习惯,因为我一直跟着母亲。父亲特别体贴,他总担心着我。
[主持人]:所以从信里还是能体会到父亲对你深刻的爱。
[左太北]:最后作交代,说可以任意处置太北,根据战争和环境的需要来处置,使你更有条件抗日,而不要拖累你,什么都干不了。这是他给我母亲最后的交代。我的理解是,这些话他想了很长时间。
[主持人]:我相信当时父亲说这句话是战争的需要,所以才会这样讲。
[左太北]:当然是战争的需要。从前,父亲对我的任何一点事都特别上心。可他最后的交代是根据战争的需要,可以放弃。所以我就想,我父亲从5月5日到22日这些天里头,不一定纠结过。战争需要他放弃,他就放弃了。因为他第二次又表态,如果有特殊情况可以任意处置太北。我后来就想,我父亲在过黄河的时候就下定决心。他和奶奶说敌人要灭我们的种,要消灭我们的民族,我们必须把他赶出去,所以我们吃草根,吃树皮,一分钱不挣,把生命搭上去也要把日本鬼子从中国赶出去。这个决心最后表现在他把自己所有的东西都放弃了,连自己的女儿都放弃了。私人的一切都放弃了,而且是自愿放弃的,不是稀里糊涂放弃的。
[左太北]:他的心里非常纠结,可是根据战争需要,为了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去,怎么赶就怎么干,没有任何个人利益。所以我觉得我父亲所有的事情都经过深思熟虑。他只有一个信念,要把日本帝国主义从中国赶出去。为了这个,他付出了自己所有的精力,直到他牺牲。我觉得不是他牺牲的一瞬间成了民族英雄,应该说他的思想,这么说了也这么做的,从思想到行动都是很有想法的。所以我现在很理解父亲。
[主持人]:非常感谢左老师能够带着这样的情怀和我们一起回忆左权将军,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左权将军在面对革命斗争需要的时候,可以看出一个革命家最后的选择。非常感谢在这样的特殊时刻,左老师和网友进行交流和沟通,再次感谢您。也谢谢大家收看本期的节目。再见。
[左太北]: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