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张正隆,军旅作家、抗联史专家,出版10余部长篇报告文学,包括《雪白血红》《雪冷血热》《战将》《战争记忆》《枪杆子1949》。
他们曾被当作“野人”
记者:是什么让您历时20年,走访大半个中国挖掘东北抗联史?
张正隆:红领巾时代,我就听过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和八女投江的故事。我的家乡辽东山区,当年是抗联活跃的地方。历史缝隙中间那些闻所未闻、可歌可泣的故事,实在让我感动、震撼。
在1938年后的长白山和大小兴安岭,抗联战士处境艰难,他们长发披散,脸像锅铁色,棉衣剐得像烂羊皮,上面全是大大小小的窟窿眼,几乎就是“野人”。能够分辨出性别的是女人不长胡须。
我是个军人、作家,抗联是文学的富矿,而且是军事题材,就应该是部队作家的活。人活一辈子不能干很多活,但有的活是必须干的,是需要为之献身的。
他们又被当作“巨人”
记者:在历史缝隙里,东北抗联还深埋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细节?
张正隆:没有政府支持,没有军事编制,没有后方,因而也就没有兵员、给养、弹药补充,有的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到1937年,东北抗联已发展到11个军3万余人。但是,1938年日伪当局在游击区普遍建起“集团部落”后,把抗联和人民群众隔离了。
许多抗联老人说,杨靖宇如果有丁点窝头,那天也不一定会牺牲。1.80米的个头,日本人形容他“像一只鸵鸟在飞奔”,“像一个巨人在狂奔”。日本人解剖他的胃,发现里面只有草根、树皮和棉絮。
其实,“巨人”不止一个杨靖宇。同时期的抗联官兵,那胃里几乎都是这样子。
当年东北的大山里有一种“标语树”,把标语用刀刻在大树上。“抗战到底!”“赶走小日本,打倒满洲国!”“抗联从此过,子孙不断头!”有的是扒去树皮后,硬生生地在那白生生的树干上刻写的。我20年前采访时,有的字迹斑驳仍然可以辨认。
他们没留下一支建制部队
却给后人留下一种精神
记者:东北抗联对当代有哪些深刻昭示?
张正隆:在人类的反法西斯战争舞台上,没有一支部队像抗联那样,面对那样恶劣的环境和强大的敌人战斗到最后一刻。“九一八”事变,东北军不抵抗,觉得打不过日本关东军就跑,往关内跑。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联,则是能叫你打死,不能叫你吓死,宁死不屈,万难不屈,有一口气就跟敌人打到底。
一切都是非人、非常规的。红的雪,热的血,生生不息的民族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