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人民网直播访谈。我们都知道1月8日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逝世35周年的日子。为了缅怀我们领袖的丰功伟绩,我们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周恩来的侄子周秉和老师,和我们一起缅怀周总理。今天请到了周老师,能让我们今天纪念周总理的活动别有一番滋味。周老师先和我们网友打个招呼。
[周秉和]:各位网友,大家好,我叫周秉和。本来跟我说好的是上午10点钟搞这个交流,可是路上堵车,我来晚了,有点对不起大家。
[周秉和]:我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我今年60岁,北京出生,从小到大是在北京上的学,中学上的是35中,上到初二的时候就“文革”了,后来我们这些老三届就都上山下乡,我是在延安插队。插队这三年半没在北京,其他时间基本都在北京。1972年回北京上学以后,毕业以后又工作,一直到现在,基本就没有离开北京,就算是老北京了。
[周秉和]:其他情况咱们一会儿再聊。
周恩来邓颖超为周秉和起名 寓意“主张和平”
[主持人]:周老师的名字听说是周总理给您起的。您的兄弟姐妹有六个人,都是“秉”字辈的,您的姐姐、哥哥,还有妹妹,您的名字“秉和”,为什么周总理会给你起一个“和”字?
[周秉和]:中国人过去古时候到清朝的时候,都有好几个名字,起码有两个名字。你有个名,有个字。比如总理在他们一奶同胞的兄弟三个里面,总理是老大。总理就叫做周恩来,字翔宇。我还有一个二伯父,他的名字叫周恩溥,字博宇,我父亲是老三,叫周恩寿,字同宇。老叫周恩什么,因为大家都知道周恩来,为了避免大家都在说,他就叫周同宇,这样能够好一点,随便一些。
[主持人]:您的名字当时为什么周总理给您这样起的?
[周秉和]:我的名字是按照我们家祖上往下传的,到我这一辈应该叫周尔什么。反正给我们规定的,我们这一辈就叫周尔什么,是名是字我也不知道。我们家其他的堂的、叔伯的兄弟都叫“周尔”什么,可是到了我父亲、我母亲自己家里面,当时生我大姐周秉德的时候是三几年,那时候是在哈尔滨,我大姐是在哈尔滨出生的,她出生的时候,我父亲和外界联系得少,怎么想起用的秉字,我也不太清楚。“秉”的意思,应该算是个动词,秉持公道、正义,是持有的意思,秉烛夜读之类的,是“拿着”的意思,主张什么。
[周秉和]:从我大姐开始叫周秉德,可能就是希望她做个有道德的人吧,秉持公道。既然她有了秉德了,后面我们顺着来就都叫“秉”了。我哥哥叫“周秉钧”三姐叫周秉宜,四哥是周秉华,他们叫“秉”是什么意思,我不知道,我这个“和”,当时是历史环境,背景是正好是1951年,我是1951年11月份生人,当时是1950年的时候,朝鲜战争爆发。
[周秉和]: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是1950年10月份,出兵朝鲜,抗美援朝,这样我们从10月份志愿军开始打起来,打到第二年,1951年7月份,那时候打了五个战役,开始美国人受不了了,说要和我们谈一谈,从那个时候就开始和美国人接触谈判,但是那个谈判是打打谈谈,谈谈打打,一直到1953年才正式签订了停战协议。
[周秉和]:我这个正好是开始和美国人谈判的时候,又打又谈的时候,正好是7月份开始谈的,我11月份生的。所以,共产党政府,咱们国家是主张要和平的,我们不愿打仗。我们还是主张和平的。总理和我伯母就给我起名叫“秉和”,“和”的意思就是和平的意思。人叫“秉和”,小名叫“平”,大名叫“和”,小名叫平,这样就是和平。
周秉和:每年1月8日都相聚缅怀周总理 35年从未间断
[主持人]:每年这个时候,我们全国很多网友都会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怀念周总理,追忆周总理,但是每年这个时候,作为周总理的亲人,你们会用什么方式表达你们的纪念呢?
[周秉和]:从总理去世的一年以后,就是第二年的1月8号,也就是1977年1月8日,那时“四人帮”已经垮台了。我们兄弟姐妹,还有总理身边过去的工作人员,生前的工作人员,他的一些老部下,曾经总理住在中南海西花厅,曾经在西花厅工作人员的孩子,组织这么一个松散的,一到1月8号大家就聚一下。因为总理骨灰都撒了,我们到哪里祭拜、怀念呢?就是到英雄纪念碑,到那里去给他献花,寄托我们的哀思。
[周秉和]:后来过了几年,毛主席纪念堂盖好了。毛主席纪念堂里面,除了有毛主席供大家瞻仰,在二楼当时还建了毛主席、周总理、少奇同志和朱老总的纪念室,这个室大概面积有100多不到200平米,每人都有一个,中间有一个汉白玉的半胸雕像,大概有2.5米高,加上底座。毛主席纪念堂盖好以后,有了纪念室,我们都改到纪念室,1月8号天气也比较冷,后来纪念碑也放进去,这样我们就改在毛主席纪念堂里面的总理纪念室,献花、鞠躬,大家发表一些回忆录,老同志讲讲过去,每年都有,一年都不断,35年了,每年1月8号我们都集中,只不过一开始是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后来改在毛主席纪念堂里面的周恩来纪念室。
[主持人]:现在每年缅怀周总理的人是由什么样的人群组成的?
[周秉和]:主要是三部分: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现在越来越老了,总理都去世35周年了,有些老同志已经不在了,有些身体很不好,这部分人就逐渐少了,但是他们的孩子、下一代,这些下一代自称他们是西花厅的儿女,因为很多人小时候都跟着父母住在西花厅。
[主持人]:他们也和你们建立了很好的关系。
[周秉和]:我们从小就在一起玩,有的大点的,有的小点的,互相也都比较熟悉。这些人每年1月8号肯定要集中一下。
[主持人]:很多网友说,周总理死后的骨灰撒向大海了,没有一个固定的纪念他的地方。换句话说,我们的网友在哪都可以纪念周总理,周总理的骨灰其实是遍布我们祖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周秉和]:应该说,总理在人民心目中就有丰碑,人们在心里面也树立了一个丰碑,人们完全可以在心里面怀念他,也可以发表一些文章,也可以写一些回忆录,也可以写一些感慨。有很多上山下乡的老知青,在总理诞辰110周年的时候,也就是2008年,我们知识青年专门出了一本书叫《知青心中的周恩来》,里面有老知识青年的先进的领头人,都在写文章、回忆录,在那边发表文章怀念周恩来。
周秉和:周总理的许多故事连亲属们都不知道
[主持人]:周总理离我们远去35年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管过去一代,包括我们这一代,包括“90后”的小孩,他们回忆起周总理的时候,都还有之前的那种感动,之前的那份敬仰。您觉得这种现象主要是源于什么?
[周秉和]: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说明我们现在提出的对周恩来总理应该怎么纪念他?应该不断地研究他,深入地研究他,学习他,还希望把他的精神往下一代,往后传承。
[周秉和]:总理生前不让大家宣传他,他非常谦虚、谨慎。所以,很多过去他的事情,在他生前的时候,包括我们这些家属,我们也都不了解,他不让说。很多情况,我们也不知道,他也不说,他去世以后,不用打听了,既然他已经不在了,他就管不了别人去宣传他了,很多和他有过接触的,了解他的,有很多总理感人的事情,他们都知道的,从领导人,很多中央领导人,到他身边的人,到和他接触过的普通老百姓,都有很多的故事可以讲,都在写文章,发表回忆录。这样,我才知道,原来总理这一生有那么多的故事都是以前我们不知道的,有那么多的优秀品质都是从别人嘴里我们才听到的。
[周秉和]:这些故事不仅是我们这些亲属以前不知道,我们很受震动,很受感动,而且这些故事也影响到我们这一代人和下一代人,大家都对总理有非常高的评价。因为总理在人们心中有崇高的威望,这些老一代的人肯定会把对总理的崇敬之情、爱戴之心,他的故事,要给他们后代说,后代也受感染。
[周秉和]:现在很多的地方都有研究周恩来、学习周恩来的组织,自己搞的群众团体,包括很多年轻人,现在交通大学、北方交大,有青年人对周总理的研究会。全国各地都有很多这样的单位。
[主持人]:在那个时候,可能你们虽然是他的亲人,知道他平时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上的事,还远不如他身边的工作人员知道得多。
[周秉和]:没错。小时候也不懂事,就知道他是我们的伯父,我们叫伯伯,也没有认为他是总理,小时候也不懂。
[主持人]:小时候有没有觉得伯父是总理,去哪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照顾。
[周秉和]:那是逐步逐步懂事以后,这才感觉,总理在人们心目中有那么高的威望,自己感觉反正挺幸福的,心里面觉得挺光彩的。但是,也知道,他出去也不让我们说这种关系,说了会挨批评的,你拿这个出去炫耀,拿着这个和单位、组织伸手要照顾,那是坚决不让的。从小就跟我们说,别以为你是总理的亲戚,你们就是普通群众,一定要把自己当成普通群众。
[主持人]:而且我们都知道,总理自己没有小孩,可能你们姊妹六个人,也许就视为他最亲的孩子,而且你们在平时生活中,他也要求你们过走到哪不许搞特殊,走到哪不许伸手,不许显示出自己比别人的与众不同。但是可能那时候的小孩不懂事,我伯父就是总理,我怎么怎么着,兄弟姊妹中有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周秉和]:我们从小就受这种教育,而且很多小学、中学同学也都知道这种关系,大家也没这么想。同学之间互相没有什么。就有一个同学在中学的时候,我上初中的时候,非要跟我握手,我说你跟我握手干什么,他说你这是跟总理握过手的手。也表达他这样一个心情。这样的事不是很多。
周秉和谈知青经历 和全国青年一样上山下乡
[主持人]:刚才从您自己介绍从小到大的经历,我知道您小时候有一个心愿是想当兵,但是后来又下乡插队了,能不能跟我们说一下过程是怎么转变的?
[周秉和]:从小大家特别热爱解放军,我们50年代出生的这些人,觉得当了战士,当了解放军战士,那是很光荣的事,非常羡慕。那个时候,如果有机会都愿意去当兵。当然,我哥哥高中毕业该考大学的时候,是在1961年,总理那时候说,可能那个时候和台湾关系比较紧张,蒋介石那个时候说要反攻大陆,我们那时候,1961年还是比较困难的时期,把很多进了城的农村人要回到农村去,因为城市里面很紧张,供应很困难,农村就很缺少劳动力,那个时候,咱们国家有那么一个政策,就是希望从城里面多招一些兵,农村尽量少招兵,让他们安心多留点劳动力。这是中国当时的情况。
[周秉和]:后来总理就带头,很多人就跟着。总理带头,总理自己没有孩子,只能劝他的侄子。
[主持人]:因为伯父是总理,反倒没有受到特殊的优待,还得带头。
[周秉和]:那时候没有要求上山下乡,那时候就要求参军,我哥哥正准备考大学的时候,总理就动员他去参军,那是二哥周秉钧。他去参军的时候,我十来岁,那时候小孩也不懂事,我拿一个漱口的缸子,拿着毛巾,跟着我哥哥走,跟着我哥哥当兵去,那时候不懂事,十来岁的孩子,那是不可能的事。跟到兵站准备接走的地方,那时候给劝回来了,继续上学,那时候就想当兵。
[周秉和]:后来到了1968年,我应该是17岁了,我年龄也不够,所以那时候我没有当得了兵。另外,我父亲正好也受审查,所以,我们只能走上山下乡这条路。
[主持人]:后来因为上山下乡回来以后,您自己办了一个知青网,其实也就是为了给所有当时的知青一个说话的地儿,是吗?
[周秉和]:应该是这样。就是让大家交流。当然,我们中国现在所组织的知青网都有上百个,就是这种知青论坛、知青网,给大家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可以写文章,也可以写诗,也可以发表你的作品:绘画、摄影,都可以,互相交流,找人。人上了岁数,年轻的时候记得不是很多了,人上了岁数就有这样一个特点,生理也有这个特点,总愿意回忆回忆过去的事,可是过去的事,哪个事对我们印象最深?就是上山下乡这一段印象最深。
[周秉和]:当时我上山下乡也是得到了我伯父和伯母的支持。1968年我妹妹周秉建15岁,坚决要求到内蒙古放羊去。到了年底,后来我们同学有陆陆续续到山西插队的,1968年底,毛主席发表了一个指示,叫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很有必要,各地同志应该欢迎他们去。
[主持人]:那时候有没有动过念头,就说我是总理的亲人,能不能给我特殊的优待,我想去当兵,我想去上学。
[周秉和]:根本没想,总理向来对自己严格,对家属也是很严格的。我父亲被看押了大概7年多,将近8年。那个时候我父亲都被抓走了,我们还讲什么啊?而且从小受的教育就是不要想沾光,不要搞特殊化。
[主持人]:这是周总理从小就这样教育你们的。
[周秉和]:对。所以,到上山下乡的时候,根本连想都没想,你只能上山下乡。当时,整个“文革”期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大概1700万左右,每个家庭都有这样的孩子,尤其“文革”刚开始,有老三届,实际上是六届人,从初一到高三,六届的学生,国家那几年攒了好几百万的学生,国家当时困难,单位也不招工,部队能去的是少数。所以,这些人就没有出路,怎么办?正好那时候,1966年、1967年有些串联的红卫兵,当时就徒步串联,所以走到很多偏僻农村的时候,有些人觉得农村很落后,我们有责任帮助国家解决困难,我们到那里去种地,这里面有这样一些比较先进的分子,比较积极的分子,他们先挑头儿开始上山下乡。后来,可能是国家看到这起码是一个解决的办法,这样,就请示主席发表指示,这样基本上,当时的各界毕业生,起的名字叫知识青年,这个名字还挺好听,叫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就这么一条出路,没有其他出路。北京和全国,北京上哪?到东北的最多,大概有几十万。到山西的有一大部分。内蒙古有农区、有牧区,还有兵团这样三部分。还有到云南牧场的,这是咱们北京分的。至于到陕北延安,我去的是这个地方,只有在延安地区,才有我们北京知识青年,而且只有北京知识青年,没有其他地方的知识青年来,我们这部分人大概是2.7万多人,分成多少趟火车,从1969年1月份到2月份之间,一个一个专列,然后就往陕北拉。
[主持人]:延安那个地方也是对您感情非常深厚的地方。
[周秉和]:那个时候觉得生活实在是太苦了,人们都吃不饱,收入也很低,产量也低。也就是说,我们每年的口粮是不够吃的,农民会调剂,就是把各种杂粮,甚至压出的麸子、糠,过去说吃糠咽菜,1969年的时候我是看到了,人们都吃不饱。
[主持人]:您刚才说延安的只有北京的孩子去,去那的可能家里都有背景?
[周秉和]:一般来说,家里不是普通的群众家庭,如果说是干部,甚至高干的家庭,也都是有点受冲击,也都不大行。
[主持人]:所以,谁去那都是一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