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色播报
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薪火(下)
2025-07-07 09:53:27
来源:美篇
作者:青语如歌志愿服务队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第二天:与槐树庄小学的交流互动,延续爱心

    新的一天开始了,阳光依旧明媚。团队带着满满的热情和期待,来到了榆树庄小学。一进校门,就看到孩子们整齐地站在操场上,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团队的到来。

    学校校长首先致辞,将目光聚焦于槐树庄光明小学。他生动地讲述了学校在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打造等方面的举措与成果。从创新的课程设置到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从温馨的师生互动到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全方位展示了学校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少年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阜平县教体局周局长在假期还来校参加活动,给予我们活动特别的支持!

    在槐树庄光明小学的会议室里,一场别开生面的交流分享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阜平县教体局局长向在场来宾详细介绍了县里的发展情况。从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到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从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到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每一组数据、每一个案例都彰显着阜平县近年来的巨大变化与发展潜力。

    来自北京育英学校的校友嘉宾们和团队成员们与槐树庄光明小学的学生代表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在教室里,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着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团队成员们讲述了自己在追寻红色足迹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提出各种好奇的问题。

    来自阜平县槐树庄光明小学的学生代表为来自北京的校友代表们佩戴红领巾。

    来自槐树庄光明小学(原晋察冀边区光明小学)学生与北京育英学校校友同唱一首歌《小小叶儿哗啦啦》,是很好的红色教育史的传承,学校师生特别高兴。

    “姚爷爷,我们的校歌是您的父亲在什么情况下创作出来的呀?”“陈奶奶,您的姥姥作为学校第一任校长有什么难忘的事情吗?”面对孩子们天真无邪的问题,嘉宾老师们耐心地一一解答,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红色历史知识传递给他们。

    交流过程中,育英学校校友陈华老师还为孩子们讲述了第一任陈君平校长在战争环境下艰苦创建学校的故事:当时办校是在毛主席号召解放全中国的时侯,1947年初,解放军要南下,部队首长和地方干部子女无人照看,无条件学习。陈君平校长主动请缨创办了晋察冀边区光明小学。最小的学生两岁半,最大的学生12岁(聂司令之女聂力),在战争环境下都没办法接受完整的学习教育。

    在槐树庄光明小学开始上课时,没有教室,在大树下挂黑板上课,没有校舍,挤住在村中老乡的房子里,没有伙食供应,到山沟里挖小土豆和野菜,没有衣服和被褥自己做!生活条件艰苦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涨,每天都教唱革命歌曲。《小小叶儿哗啦啦》就是在那个艰苦的战争年代里天天唱的歌。一年多后,延安保小,晋冀鲁豫行知学校与晋察冀边区光明小学三校合并为华北育才小学,后来进北京成为北京育才小学。1948年11月7日中央直属育英小学在西柏坡建校,《小小叶儿哗啦啦》这首歌被刘建勋校长带到了育英学校,成为北京育英学校的校歌,一直唱到今天。这就是一支歌与北京育英学校与阜平槐树庄光明小学的传承故事。大家听了都十分感慨,希望今后两校能够更多的发展与交流。

    来自北京的小志愿者代表们为阜平县的师生们演唱歌曲《北京欢迎您》。

    最令人眼前一亮的是两位小小学生讲解员的登场。他们稚嫩却坚定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自信满满地为来宾们介绍校史发展。从学校的创办背景到一路走来的风雨历程,从曾经简陋的教学环境到如今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从优秀校友的感人事迹到校园里的点滴温暖,两位小讲解员用生动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勾勒出学校发展的清晰脉络,赢得了在场来宾的阵阵掌声与赞叹。

    从北京来的成员们也受到了教育,了解了战争年代上学校的艰辛,和他们年龄相仿的伙伴们上课还要躲敌机的轰炸,敌机飞走了才能回到大树下继续上课。。。这些艰难困苦的环境也教育和锻炼了小孩子们,他们长大后都成为了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栋梁之材,中坚力量!

    随后,团队为槐树庄光明小学举行了爱心图书和物资捐赠仪式。和昨天一样,丰富多样的图书和物资被送到了孩子们手中。看着孩子们开心地翻阅着图书,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团队成员们感到无比欣慰。

    槐树庄光明小学的校长激动地说:“感谢你们的爱心捐赠,这些图书和物资对孩子们来说非常宝贵,它们不仅能丰富孩子们的知识,更能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

    由晋察冀日报研究会会长陈老师代表爱心团队介绍此次捐赠物品情况。

    在与槐树庄光明小学的交流互动中,团队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红色精神的敬仰。成员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不仅是我们在传递爱心和红色精神,同学们的纯真和热情也给了我们很多感动和力量,激励着我们在传承红色文化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当天下午,众人怀着崇敬与期待的心情,集体前往城南庄纪念馆参观学习。踏入纪念馆,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一段段感人的文字,将大家带回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来宾们和师生们认真聆听着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深刻感受着他们为了理想信念、为了人民幸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精神。

    本次活动过程中团队还特别邀请邀请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会长陈老师为成员们做游击办报红色历史讲解。

    参观过程中,成员们不时驻足凝视,眼中闪烁着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有的孩子还拿出笔记本,认真记录下自己的感悟与收获。葛京达同学表示:“通过这次参观,我更加明白了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像革命先烈们一样,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参观城南庄纪念馆,为成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它激励着每一个人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历史使命,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红色之旅,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和传承。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团队成员们将带着这份收获和感悟,继续弘扬红色精神,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永不熄灭 。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红色文化传承,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喜峰口红色景区举办庆七一党员主题日活动(组图)
·下一篇: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薪火(上)
·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薪火(上)
·循红色之旅,铸革命之魂 |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代表参加“行走的思政课—
·第五期“追寻周恩来的红色足迹”研学班学员感悟
·第五期“追寻周恩来的红色足迹”研学班走进南京理工大学:在国防教育中感悟周恩
·第五期“追寻周恩来的红色足迹”研学班走进南京:领略政治智慧,周恩来在南京的
·第五期“追寻周恩来的红色足迹”研学班走进石河子大学:燃青春之火,共绘民族团
·“追寻周恩来的红色足迹”研学班走进石河子市:踏寻红色足迹,军垦精神的青春回
·“追寻周恩来红色足迹”研学班走进胡杨河市:传承红色精神,共筑民族团结梦(组
·第五期“追寻周恩来的红色足迹”研学班走进乌鲁木齐市:探访八路军办事处,共话
·第五期“追寻周恩来的红色足迹”研学班走进西安: 重走统战之路,感悟周恩来在西
河北红色文化旅游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河北红色文化旅游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河北红色文化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河北红色文化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