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中红网联合制作
首页 > 最新播报
 
 
第五期“追寻周恩来的红色足迹”研学班走进南京:领略政治智慧,周恩来在南京的风云岁月(组图)
2025-06-19 10:35:04
作者:赵乃雍 朱盈盈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南京,这座承载着“六朝金粉、十代名都”沧桑的历史文化名城,自三国东吴建都以来就是南方政权的政治中心。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南京更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1946年5月至1947年3月,周恩来率领中共代表团进驻梅园新村,在特务环伺的险恶环境中,展开了长达10个月的国共谈判。这段历史既是中国共产党“第二条战线”的重要战场,也展现了周恩来卓越的政治智慧和统战艺术。

    6月2日上午九时,细雨中的梅园新村更显庄严肃穆。来自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的三十余名师生代表,在周恩来铜像前举行简朴而庄重的纪念仪式。学生们整齐列队,向周恩来铜像敬献花篮并鞠躬致敬,表达对这位世纪伟人的深切缅怀。

    在梅园新村纪念馆综合业务部副主任沈利成的讲解下,师生们参观了“抗战烽火 万众一心——周恩来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专题展览。展览汇集了南京、西安、武汉、重庆等地五家场馆的珍贵史料,通过“决策制定”“推动形成”“开辟新局面”“开展国际统战”“迎接胜利”五个单元,系统展现了周恩来在建立、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历史贡献。一件件泛黄的电文手稿、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让青年学子们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那段风雨如磐的岁月。

    “这份1941年周恩来写给张学良的信件原件,展现了周总理高超的统战艺术。”沈利成指着展柜中的文物介绍说,“在当时复杂严峻的形势下,周恩来同志始终坚持以民族大义为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参观结束后,梅园新村纪念馆综合业务部主任、副研究员林建英为师生们作了《周恩来与国共南京谈判》专题讲座。讲座通过大量一手档案和生动案例,详细还原了抗战胜利后国共谈判的历史脉络,特别是周恩来在南京谈判期间展现的政治智慧和斗争艺术。林建英特别提到:“在谈判最艰难的时期,周恩来同志每天工作长达16小时,既要应对国民党的刁难,又要指导各地党组织工作,这种忘我工作的精神令人动容。”

    在交流研讨环节,三校师生代表围绕研学体会展开热烈讨论。南京理工大学学生代表表示:“站在周恩来总理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地方,触摸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让我对‘不忘初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南京大学学生代表分享了“梅园风范”的当代价值,认为“周总理的统战智慧对我们今天处理复杂问题仍有重要启示”。东南大学学生代表则从思政教育角度提出:“这种沉浸式、体验式的党史学习教育,让抽象的理论变得可感可知。”

    研学活动结束时,师生们久久驻足在周恩来办公室复原展厅。1946年使用过的办公桌椅、煤油灯等物品静静陈列,仿佛在诉说着那段不平凡的岁月。南京理工大学研学班班主任冯毅感慨道:“这次研学不是简单的历史回顾,而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周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政治品格和精神风范,必将激励新时代青年勇担使命。”

    供稿:南京理工大学 赵乃雍 朱盈盈
    摄影:南京理工大学 韩佳惠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第五期“追寻周恩来的红色足迹”研学班走进石河子大学:燃青春之火,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组图)
·下一篇:无
·第五期“追寻周恩来的红色足迹”研学班走进石河子大学:燃青春之火,共绘民族团
·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赴周恩来纪念地调研座谈(图)
·“追寻周恩来的红色足迹”研学班走进石河子市:踏寻红色足迹,军垦精神的青春回
·周恩来纪念地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专题学习会(图)
·“追寻周恩来红色足迹”研学班走进胡杨河市:传承红色精神,共筑民族团结梦(组
·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开展“弘扬传统文化 欢度端午佳节”主题活动(组图)
·第五期“追寻周恩来的红色足迹”研学班走进乌鲁木齐市:探访八路军办事处,共话
·【节日我在岗】粽香传情忆初心 坚守岗位显担当——周恩来纪念地景区工作人员端午
·第五期“追寻周恩来的红色足迹”研学班走进西安: 重走统战之路,感悟周恩来在西
·第五期“追寻周恩来的红色足迹”研学班走进淮安:溯源红色初心,探寻周恩来的启
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版权所有 2007 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
技术支持:中国红色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