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红色恋情>>正文
组图:潜伏在国民党中央党部的夫妻情报组
2011-08-15 18:09:57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红色特工”系列报道由新华社解放军分社与本报合作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沈安娜使用的中文速记

  高高的主席台上,站立着的蒋介石正滔滔不绝地演讲;在离他不远的速记席上,一名年轻的女职员正埋头记录……一心想要消灭共产党的蒋介石,做梦也没想到,在他身边一直埋头记录的“沈小姐”竟就是共产党。

  沈安娜、华明之,是我党隐蔽战线的“夫妻情报组”。

  邓颖超曾笑对他们说:“你们一个在前台,一个在后台,两个人配合得很好,作出了贡献。”

  编者按

  红色特工——这是一个特殊而神秘的群体。尽管他们功勋卓著,但大多数人的故事至今仍鲜为人知。

  对于红色特工的作用,毛泽东曾给予高度评价——“一个人能顶几个师”。毛泽东和周恩来在公开战场上用兵如神,在秘密战线上,更是用谍如神。为了革命斗争的需要,数以千计的共产党员或共产党的同路人,接受党的派遣,以各种身份打入国民党内部。

  李克农、罗青长、钱壮飞、熊向晖、申健、沈安娜、韩练成……一位位“红色特工”潜入敌人心脏,“面朝黑暗、心向光明”,以超人的智慧、顽强的意志和精妙的计算,在保卫党中央、铲除投敌内奸、策动蒋军起义、揭露敌人阴谋等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华克放家简朴的客厅里,挂着她父母的遗照——父亲戴着眼镜,文质彬彬,一副知识分子风范;母亲满头银发,面容慈祥,透露出大家闺秀、知识女性的气质。

  如果不是华克放的介绍,记者很难把照片上的两位老人与叱咤风云的“红色谍报夫妻组”——华明之、沈安娜联系在一起,更难以想象在决定中国命运的国共决战中,他们提供的情报“一纸能抵百万兵”。

  去年端午节,95岁的沈安娜带着一生的传奇与世长辞。记者在建党90周年之际对沈安娜的女儿华克放的采访,正值老人家去世一周年。

  7岁剪断裹脚布 婚后结成“夫妻情报组”

  1915年,沈安娜出生在江苏泰兴一个书香门第。比沈安娜大两岁的华明之,则出生于上海一个小职员家庭。

  “母亲从小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刚强、坚忍性格。”华克放说,“7岁时就用剪刀剪断裹脚布,给自己留下了天足,才得以走上了革命之路。”

  1932年,沈安娜和姐姐冲破封建包办婚姻的束缚,离家出走,前往上海求学,入读“南洋商业高级中学”。在恩师家,她遇到了同校比自己高两个年级的华明之。

  华明之1934年入党后,即在中共早期的情报、保卫机构“中央特科”领导下,从事秘密情报工作。他长得眉清目秀,颇为帅气,性格沉稳刚毅。他经常和沈安娜一起阅读进步书籍,向她宣传革命思想。1935年,沈安娜投身革命,走上党的隐蔽战线,从此他们一起从事党的秘密情报工作。

  日常的频繁接触、共同的理想追求将两个年轻人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近,美丽的爱情之花终于在这两个年轻人之间绽放。1935年秋,沈安娜与华明之结为夫妻。

  “作为一对革命伴侣,他们性格互补。父亲经验丰富、办事沉着,对母亲帮助很大。”华克放说,“作为一对情报夫妻组,他们的配合堪称典范。”

  1983年,邓颖超在中南海与沈安娜、华明之见面时,曾笑对他们说:“你们一个在前台,一个在后台,两个人配合得很好,作出了贡献。”

  华克放曾经问过自己的爸爸妈妈,按照他们当时的家庭出身和自身条件,完全可以在国民党的“体制内”过上比较优裕的生活,是什么促使他们在上海的白色恐怖下,走上了充满艰险的革命道路?

  华明之、沈安娜用三个“为什么”反问:

  ——为什么“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为什么中国的土地上租界林立,到处飘着“万国旗”?

  ——为什么日本鬼子侵占了东北三省,国民党政府却“攘外必先安内”?

  是革命的领路人鲁自诚使他们知道了这些问题的答案——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救国救民、为国为民的希望。他们从此坚定了铁心跟党走的信念。
 


 沈安娜、华明之夫妇

  为谋生学速记 意外打入“浙江省政府”

  1934年夏,由于交不起学费,沈安娜辍学了,随即她上了一所中文速记学校。

  “当时,母亲只是想学一项技能,找到工作,做一个独立的新女性。”华克放说,“没想到,这个偶然的决定使她获得了从事秘密情报工作的‘绝技’。”

  1934年冬,国民党浙江省政府到速记学校招一名速记员。沈安娜一开始并不想去腐败透顶的国民党衙门工作,但中央特科领导人王学文从华明之那里知道了此事,他希望沈安娜能进入浙江省政府,打入敌人内部,获取对党有用的情报。

  1935年1月,经过严格的考试实习后,沈安娜脱颖而出,被正式录用为浙江省政府秘书处议事科速记员。在国民党浙江省政府,勤奋敬业的沈安娜认真工作,逐渐赢得了上司和同事的信任,并受到了浙江省政府主席朱家骅的赏识。

  记录速度飞快并写得一手好字的沈安娜,很快就在省政府机关站稳脚跟,重要会议都由她记录。

  “每当参加浙江省政府重要会议,听到或看到‘围剿共匪’的军事情报,母亲都按捺不住心跳,用别人看不懂的速记符号偷偷记下来。”华克放说,“她一直在寻找机会,努力为党工作。”

  不久,沈安娜接到了组织上的暗语密信,希望她“回上海一趟”。沈安娜将近期搜集的自认为有用的信息资料和衣物混放在一起,装在皮箱里返回了上海。

  沈安娜带回的情报转交给王学文后,王学文十分高兴。他说:“第一次搜集情报,一炮打响!”

  “母亲在父亲的指导、协助下,在浙江省政府搜集情报,为日后他们在重庆、南京从事地下情报工作,打下了重要基础。”华克放说。

  借助“老上级” 进入国民党中央党部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沈安娜和华明之随浙江省政府西撤,与上海的党组织失去了联系。

  他们当时只有一个信念,必须尽快找到党组织。辗转经过江西上饶、南昌,湖南醴陵、长沙等地,1938年5月,终于千里迢迢来到了中国抗战的中心——武汉。

  几经转折,由他们的革命引路人鲁自诚向党组织作了政治证明,沈安娜找到了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周恩来、董必武接见了她。董必武对她说:现在国民党虽然同共产党合作,一致抗战,但这是被迫的,蒋介石反共本质难以改变,防人之心不可无。掌握国民党的内幕、情报,我党就可以对他们又团结、又斗争,这十分重要。董必武告诉沈安娜,她原来的上司朱家骅已被蒋介石任命为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你可以去找他,设法进入国民党中央党部,仍当你的速记员。这样你就可以为党提供更多有用的情报了。”

  周恩来也语重心长地告诫沈安娜:此时打入,很重要,很紧迫。又叮嘱她说:“要注意隐蔽自己,既要大胆,又要谨慎。”

  第二天,沈安娜来到国民党中央党部,顺利地见到了朱家骅:“我千里迢迢从浙江到这里来,就是想在您手下继续为党国效劳,请主席栽培,给安排个工作。”

  一向赏识沈安娜的朱家骅很高兴,说中央党部正缺速记员,办个手续就行了。由于是经朱家骅亲自安排进中央党部工作的,又是朱家骅的“老部下”,沈安娜深得秘书处上上下下的信任和器重,并很快担负起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中央全会、国防最高委员会等重要会议甚至蒋介石主持小范围绝密会议的速记任务。
 


在蒋介石发表演讲的高级会议上,沈安娜(右二)在作记录。
  (李嘉根据历史照片绘制,原图摄于1948年4月4日,国民党中央党部礼堂)

  补白:成为国民党“特别党员”

  朱家骅当时问沈安娜是不是国民党员,因为在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处任机要速记员,必须是国民党员。沈安娜想到“打入很重要,很紧迫”,便随机应变说:“我在浙江时还年轻,没有加入,现在加入可以吗?”朱家骅马上交代秘书给沈安娜办“特别入党”。

  所谓“特别入党”,是指由3名国民党中央委员联名推荐,就可以不经过正常的组织程序而以“特别党员”的身份直接加入国民党。在朱家骅的安排下,沈安娜很快成为了国民党的“特别党员”。

  夫妻“流水作业” 周恩来称赞“迅速准确”

  高高的主席台上,站立着的蒋介石正滔滔不绝地演讲;在离他不远的速记席上,一名年轻的女职员正埋头记录……

  华克放给记者看了这张摄于1948年的历史照片,这正是沈安娜谍报工作的生动写照。一心想要消灭共产党的蒋介石,做梦也没想到,在他身边一直埋头记录的“沈小姐”竟然就是共产党。

  打入国民党核心后,沈安娜向党提供的第一份重要情报是,1938年底,蒋介石在不断制造摩擦事件时,筹备召开五届五中全会,文件草案提出的是“溶共”、“防共”、“限共”等方针。

  沈安娜把文件草案的内容记在脑子里,趁着夜色,在华明之的掩护下,来到位于重庆机房街的八路军办事处。董必武、博古等领导高兴地说,“小速记来啦!”还专门买来花生米、豆腐干,让沈安娜边吃边讲。可是,听了反共文件草案的内容,他们顿时警觉起来。这是在抗战时期蒋介石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之前。1939年1月,五届五中全会召开后,我党发表 “摩擦从何而来?”后明确提出了“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巩固团结,反对分裂”,“力求进步,反对倒退”的方针。

  1939年秋,中共南方局组织部部长博古根据沈安娜的表现,认为她经受了考验,情报工作有成绩,决定批准她入党。从此,她更加坚定地践行对党的承诺。

  1941年底,蒋介石又筹备召开国民党五届九中全会,策划新的反共高潮。当时,沈安娜正值生孩子前后。会议开始时,她刚分娩,还未满月。但她深知,这次会议极其重要,拖着疲惫的身躯,在会前、会后坚持到办公室,获得了完整的五届九中全会的重要情报。经党组织报到延安后,毛泽东在情报上写下了批示。

  1946年4月,在国共全面内战爆发前夕,蒋介石连续主持两次最高军事会议,策划“抢占东北战略要地”,“计划三个月到半年击溃八路军、新四军主力”,会上还确定了军事部署和兵力调配方案。沈安娜用速记符号仔细地记录下来后,连夜翻译整理,半夜由华明之交给上级吴克坚,迅速送到中共最高决策层,使我党争取了战略主动。

  1946年4月底的一个夜晚,华明之给上级吴克坚传递了情报,吴克坚告诉他,周恩来对这一时期的情报,提出了口头表扬:“迅速、准确”。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是对情报工作的最高要求,也是对沈安娜、华明之的最高褒奖。
 

  补白:发明“流水作业法”

  在长期地下情报工作中,沈安娜、华明之发明了独特的“流水作业法”,他们科学分工、默契配合,大大提高了情报获取和传递的速度。在夜深人静时,沈安娜负责把记录到或看到的信息和文件写成的速记符号,翻译成汉字;华明之负责整编情报,密写、密藏;有时把沈安娜带回的、油印模糊不清、待销毁的文件描清剪边,然后伪装保存在香烟盒或火柴盒中,最后再传递出去。

  为保住情报岗位 守蜗居拒当“立法委员”

  “地下情报工作的艰难险阻,没有经历过的人是无法想象的。父母一生中最为艰难的是抗日战争中在重庆的时期。”华克放回忆,“父母说:‘你几乎是在防空洞里出生、长大的。’”

  当时日军常常对重庆实施不分白天黑夜的24小时不间断“疲劳轰炸”,这在中外战争史上是罕见的。

  只有等警报解除、外面红色气球降下来了,大家才能走出防空洞。但往往是刚走出来,就有人来通知,“沈小姐,开会了”,沈安娜只好饿着肚子去作记录。那些参会的国民党大员是躲在高级防空洞里的,他们是吃了饭才去开会的,而沈安娜只能等到半夜散会回家,才能吃上一碗泡饭。有时连泡饭也吃不上,因为要连夜整理编写会议上有价值的情报。

  这对夫妻情报组多次遇到危险,但每次都凭着机智勇敢,化险为夷。“最危险的一次,是与他们联系的直接领导人徐仲航被捕了。”华克放说。

  1942年秋,徐仲航的被捕不仅使华明之、沈安娜无法和党组织正常联系,还使他们受到牵连,在威胁、监视中默默忍受煎熬。所幸的是,久经考验的老党员徐仲航坚贞不屈,在国民党特务的严刑拷打下,始终没有承认自己的真实身份,保护了党的组织,也保护了沈安娜夫妻情报组。

  这期间,国民党中央党部机关提出可以为速记骨干沈小姐调换一套大一些的住房。“当时,我们一家4口住在10平方米的小屋里,隔壁就是国民党的宪兵队,审讯犯人的惨叫声不绝于耳。每当这时,爸爸妈妈就捂着我和弟弟的耳朵。”那段经历给年幼的华克放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

  “阴暗潮湿的破旧房屋,一下雨就四处漏水。一次半夜里下大雨,屋里漏得没一处干的,没有地方睡觉。爸爸和正怀有身孕的妈妈抱着我,不得不打着一把油纸伞,在墙角坐了一宿。一年到头,屋子里蟑螂、苍蝇、蚊子、臭虫到处横行。”华克放还清楚地记得,天花板上就有一窝老鼠,经常吵得人半夜睡不着觉。

  “从内心讲,谁不希望换个好一点的居住环境?”华克放说,可是父母商量后,竟然婉拒了中央党部的安排。因为,他们居住的地方是和党组织的唯一联络点。此时上级领导徐仲航已被捕,一旦换了新的家,他们就可能失去和党组织联络的渠道。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投降,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10月的一个晚上,中共南方局负责情报工作的吴克坚,很容易地在老地方找到了沈安娜家。目睹家里的情景,吴克坚感慨万分:“你们真不容易啊,在这样的环境中坚持了这么久,还带着两个孩子……”

  3年的坚守,终于换来了和组织的相见。那一刻,所有的委屈和苦难,所有的期待和希望,全都化作了喷涌而出的泪水……

  随后的三年解放战争,沈安娜、华明之在南京,继续用“流水作业”,为党搜集情报。

  1948年,国民党立法院选举“立法委员”,几个国民党元老推荐沈小姐参选。回家后她对华明之说,“这好事怎么会轮到我?”华明之跟她开玩笑:“立法委员可是名利双收的好差事,女立法委员更是吃香得很啊!”沈安娜却说:“立法委员可没小速记员获取的情报多。”第二天,沈安娜婉拒了。在“小速记”的岗位上,继续坚守清贫,继续奉献情报。1949年,他们受到“中央嘉奖电”的集体嘉奖。

  1949年4月,国民党党政机关南逃广州,吴克坚指示沈安娜、华明之:不必随蒋匪南下了。他们悄然离开南京,回到上海。5月,上海解放,沈安娜、华明之长达14年的地下谍报生涯,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新中国成立后,沈安娜继续在隐蔽战线工作,华明之工作在国际问题研究机构,直到1983年离休。

  1986年,萧克大将在看了沈安娜、华明之等地下情报工作者的事迹之后,曾赋诗《无形战线》:“按住敌脉搏,指头卜吉凶;生死皆不问,名位安足论;不用千钧棒,赛过孙悟空。”

 沈安娜用于情报传递的小挎包

  补白:我党历史上的著名女特工

  张露萍:打入军统的情报英雄

  张露萍,1921年出生于四川省崇庆县。1937年11月,张露萍奔赴延安,先后毕业于陕北公学和抗日军政大学,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10月,张露萍受党的派遣回四川工作,秘密打入重庆国民党军统局电讯处及电讯总台,担任党在军统局的地下党支部书记。她从军统机关截获了大量重要情报,直接送到了中共南方局。

  1940年3月,地下党支部不慎暴露,张露萍等7人被捕。这就是当时震惊国民党心脏的“军统电台案”。1945年7月,经百般折磨,策反无果,戴笠亲自下令将张露萍等7人杀害。

  黄慕兰:出身名门的奇女子

  黄慕兰出身湘中名门,父亲曾是谭嗣同的老师,黄慕兰于北伐前夕在武汉投奔革命,成为当时的妇女运动领袖。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红军妇女先锋团团长:与王首道结为夫妻 失散60年再重逢
·下一篇:贺龙与薛明的婚恋故事
·郭海鹏:夫妻俩重走伟人路 纪念毛主席诞辰120周年(组图)
·特稿:夫妻俩重走伟人路 纪念毛主席诞辰120周年(组图)
·张体学和林少南的革命夫妻情
·叶重豪:张体学和林少南的革命夫妻情
·特稿:张体学和林少南的革命夫妻情
·为民族事业奋斗终生的革命夫妻
·寻访一对锡伯族夫妻的抗战史
·罗亦农与李哲时:“假戏真做”的革命夫妻
·罗亦农与李哲时:“假戏真做”的革命夫妻
·盘点为革命牺牲的恩爱夫妻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特稿:朱德元帅外孙刘建将军、周恩来总理侄子周秉钧
曾莹:井冈山开展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行动
特稿:井冈山开展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行动
张继平:情系红军路 瓷绘井冈山——景德镇百名陶艺家
特稿:情系红军路 瓷绘井冈山——景德镇百名陶艺家上
蒋阿平、曾莹:井冈山“乡村大讲堂”讲出幸福好生活
特稿:井冈山“乡村大讲堂”讲出幸福好生活
动车吸烟罚款千元太轻了
沂南县旅游局办公室:沂南县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凤凰阁
特稿:沂南县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凤凰阁景点奠基仪式举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