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8月,东方军首次进入沙县作战,解放了夏茂、高桥、涌溪、青州、管前等乡村,建立了夏茂、洋元、高桥、涌溪、坂山、洽湖、青州、管前、高砂、梨树等13个区、乡苏维埃政府,同时成立了农会、工会、儿童团及妇女会等群众组织。1934年1月,东方军解放了沙县城关和广大农村,建立了沙县苏维埃政府,组建了县工会和农会。先后建立了琅前北区(今富口),松林、儒元、琅口、曹元、上碓、罗坑、高桥、荷山、白溪口、白溪、堆积坑、柳坑乡和西郊村、城关东郊、城关西郊、城关北郊等17个基层苏维埃政府,多数乡组建了赤卫队、儿童团。到1934年2月底,沙县苏维埃政府辖3个区、27个乡(村)苏维埃政府。建立红色政权区域占全县总面积的75.1%;苏区人口4.95万人,占当时全县总人口78.7%。
县、区、乡苏维埃政府在红军支持下,发动民众,开展轰轰烈烈打土豪分田地运动,将打土豪得来的几千担谷子及其他实物分给了贫苦农民和红军家属。在夏茂、荷山、琅口、镇头等乡村,进行土地、房屋、山林等分配,采取计口分田的办法,分田到户并造册登记,实地插牌。通过土改分田,调动广大农民革命的积极性,许多劳苦民众积极报名参加红军。据当时报载,1933年9月,红五军团第十三师三十七团在夏茂扩大红军134名;1934年3月,高桥一带有 180名青年参加红军。红军所到之处,几乎都有当地青年农民加入红军,全县共有533名工农青年加入红军队伍。
沙县是红军主力东方军开辟的一块新苏区,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沙县党组织持续工作7年之久,全县苏维埃政权持续革命时间7个多月。革命武装不断壮大,先后组建了沙县义勇军、夏茂独立营、夏茂游击队、赤卫队等红军游击队;在广大农村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运动,使沙县全境基本赤化。在沙县这片红色土地上,有1015名红军战士、苏维埃干部和赤卫队员光荣牺牲,还有900多名无名英雄;全县有29座村庄被毁,2045间房屋被烧, 770户人家被斩尽杀绝,935名无辜群众惨遭杀害。沙县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牺牲。
参考文献:
1.红军作战电文:毛泽东《给周以栗谭震林等的信》、《关于打击夏茂之敌的布置》、《东方军各兵团打击沙县敌之布置》、《三军团向沙县前进的命令》等。
2.《红色中华》、《红星报》、《红色闽赣》和《福建民报》、《江声报》。
3.《滕代远传》、《彭德怀传》。
4.《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中国共产党福建省组织史资料》、《中央革命根据地史稿》、《福建革命战争史稿》、《福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等。
5.《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史》、《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纪事》、《中国工农红军史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