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21课《新民主主义与中国共产党》中关于皖南事变的内容,有这样一段文字:
“1941年1月4日,江南新四军军部及直属部队等9000余人,在叶挺、项英率领下开始北上,1月6日,当部队到达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7个师约8万人的袭击……除2000余人分散突围外,少数被俘,大部分壮烈牺牲。军长掖廷被扣,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政治部主任袁国平遇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从上述文字不难看出,该书编撰者认为新四军政治部主任与项英、周子昆一样,是被叛徒杀害的,显然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在皖南事变中,项英和周子昆被叛徒刘厚总杀害于蜜蜂洞,这是早已清晰的历史事实。但是,说袁国平也是被叛徒杀害的则是没有根据的。
其实,关于袁国平牺牲的真相,长期以来有几种说法:一是被叛徒杀害(参见《文强回忆录》);二是在战斗中被国民党军队打死;三是拔枪自戕而死。
对于第一种说法,多是道听途说或是以讹传讹,不足为信,如文强在他的回忆录中称袁国平“被他的卫士打死的。”其实,在袁国平牺牲之死,他远在上海,又如何得知他的好友牺牲的确切真相呢?所以这种说法只是当时人民根据项英、周子昆遇害情况而推测的,没有事实根据,故已经很少有人相信这种说法了。
第二种说法称袁国平是在战斗过程中牺牲的(可参见房列曙《皖南事变若干史实的考证》)。其实,持这一观点的人多是依据一份国民党战报而下此定论的。《国民党第五十二师刘秉哲部围攻皖南新四军军部战斗详报》是这样纪录的:
“十九日拂晓, 一五六团殷营至巧峰镇平源中间地区清剿散匪, 辰刻遇匪十余名携短枪四处逃窜, 我当向该匪射击, 俘匪政治部勤务兵刘洪深一名, 余深匿丛林中, 下午一时被我包围, 企图猛冲突围, 遭我迎击后, 当击毙匪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及其随从参谋陈某。击毙袁国平后, 当摄其尸像, 呈送军部六帧, 并由其衣中搜出生前像片二张, 同时呈送。”
依据上述材料,显然袁国平是在与国民党军队的遭遇战中中弹牺牲的。但是,持此观点者仅与这份材料作为孤证,而这份材料有多大的口信度,或者说刘秉哲部上报的内容是否完全符合历史真相,这是个很大的问题。若将此材料与其他有关皖南事变的材料和一些新四军老战士的回忆录相映证,对于袁国平牺牲地在巧峰镇似乎没有疑义,但究竟是在战斗中牺牲还是自戕而死,差别就很大了。
第三种观点:许多新四军老战士在回忆中和皖南事变相关历史文献均称袁国平是因为受伤后不愿意连累其他战士自戕而死。如蔡仁照等在《山河呼啸一新四军征战录》一书中称袁国平“趁同志们不注意,用一生中最后的力量摸出手枪,向自己的头部扣动了扳机”。《产党抗战共英杰》(石魁、史立成著)一书也记载:“袁国平因流血过多……他在生命垂危的时刻,想到的不是自己的生命安全……他已摸出别在腰部的勃郎宁手枪,对准自己的头部扣响了扳机。”袁国平的儿子袁振威教授在回忆父亲时也说父亲是自戕而死。
比较第二、三两种观点,笔者综合各种因素,还是认为第三种观点更为可靠。
首先,国民党52师的战报不能完全准确地反应当时袁国平牺牲时的状况。众所周知,在战争中为了邀功请赏,往往会出现夸大功绩之行径。刘秉哲深知,袁国平是共产党和新四军的高级领导,向上级声称“击毙”比让袁国平“自戕”更能显示自己的能耐,也更能搏得蒋介石的青睐。如同国民党军队在最初向总裁的战报中声称已经“击毙” 新四军最高将领项英一样,都属于迫不及待地夸大战果。再言之,当时袁国平等新四军战士均隐蔽在丛林中国民党军队只能知晓袁国平牺牲的结果,却对其先在丛林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也难以作出准确判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