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后,刘青霞又捐巨款资助同盟会河南支部在开封开设的“大河书社”,作为开展革命活动的经费。1908年,河南创办的公立中州女子学堂附小(今开封市二师附小)的创办人之一便有刘青霞。1909年,刘青霞在尉氏县创办了华英女子学校,这是当时河南省的第一所女校,后又捐地2公顷,兴办蚕桑学校。她还出资先后在尉氏县开办刘氏小学堂、孤贫院、平民工厂,还在贾鲁河上建造了歇马营大石桥。
民国初年,刘青霞曾两次赴上海晋见孙中山,并通过马吉樟掩护同盟会成员从事革命活动,并捐巨资作为武装起义经费。在国内,刘青霞享有很高的声望,她曾先后被聘为北京女子法政学校校长、北京女子学务维持会会长、北京女子参政同盟会会长、河南国民捐总经理等职。
1922年,冯玉祥任河南督军,刘青霞毅然将全部家产捐给国家,以作为河南的办学经费。1922年末,刘青霞因长期在艰苦的环境下生活和为社会、为革命奔走操劳,积劳成疾,不久病逝于安阳。其侄将其遗体运回尉氏县,葬于尉氏县大桥庄刘氏祖莹。在刘青霞故居仍完好保留有两处四合院、35间房屋,院中她生前栽种的一株腊梅花,依然枝繁叶茂、幽香袭人。
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中国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社会转型期改革思潮的激荡,使刘青霞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地融入到时代的潮流中,从而使她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为数不多的爱国革命女性之一,成为辛亥革命时期与秋瑾齐名的杰出的妇女活动家、教育家、政治家。她的一生,坎坷传奇,胸怀天下,孙中山曾亲笔题写“巾帼英雄;天下为公”盛赞刘青霞。
在参观刘青霞纪念馆完之后,我们感受到革命志士忘我奉献的精神品质,深刻认识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感谢所有革命志士的无私奉献,你们永远是我们青年大学生们学习的榜样,向你们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