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掉队
七仙女的长征奇迹
“我记得红军有7名女战士,她们是坐着小船走的,其他人在河两岸拉了条粗绳,拽着绳飞过去了,快得很哩!”8月11日,我们在甘肃省天水市新阳镇渭河岸边采访,老人们提起当年红军飞渡渭河的故事,眉宇不由得生动起来。
这7名女战士,可是“七仙女”啊。一路上我们听了不少有关她们的故事——
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时,总人数为2980名,其中有7名女护士,正好组成一个班。因为数字的巧合,故有“七仙女”班之称。“七仙女”班的成员是:班长曾纪兰,副班长田希兰和护士张桂香、曹宗凯、戴觉敏、周少兰、余国清。
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的前两天,“七仙女”班才奉命随军行动,参加闻所未闻的“打远游击”。1934年11月17日傍晚,在越过平汉铁路的紧急时刻,军政治部的一位同志来到“七仙女”班,忽然宣布命令说:“前有堵敌,后有追兵,情况十分危急。你们女同志都要留下来,赶快返回苏区去,继续坚持革命斗争。”那位同志给她们每人发了八块银圆当作路费,就掉转头匆匆走去。
突如其来的一道命令,把7名女兵吓蒙了,年龄最小的余国清,忍不住“哇”的一声哭起来,众姐妹也都丢了魂儿一般,呜呜哇哇地抱头痛哭。
这时一阵马蹄声由远而近,副军长徐海东从后面追赶过来。她们好像遇到救星,不约而同地围上前去,一致要求跟随部队参加“打远游击”,徐海东答应了她们的请求。
谁知部队一进桐柏山区,敌人就纠集了20个团的兵力,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情势极为险恶。由于桐柏山区难以立足,红二十五军决定掉头北上,绕过豫西平原,直奔伏牛山区。就在这时,军政治部又决定将“七仙女”班就地留下,叫她们或是返回大别山去,或是就地找个穷苦人家,给人家当女儿做媳妇。总而言之,既不能让她们拖累队伍,也得保证她们的安全。
从小就参加革命的“七仙女”们坚决要求随军行动,吴焕先政委网开一面,“七仙女”才得以继续长征。而军政委吴焕先给她们配备了一匹小马,一路上帮着驮点行李,谁要是累了或者病了,还可以轮换着骑上一程。这样,也就减轻了她们长途行军作战的实际困难。
1936年长征结束时,4支红军队伍中走完长征路的女同志也为数不多。这些人中间,红二十五军中就有6位,这也是一个奇迹!
追忆英雄
泾川鏖战陨落一代将星红二十五军一路走来,经历了数不清的困苦和劫难,在迎来长征胜利的那些日子里,这支顽强战斗的队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1935年8月21日,红二十五军在甘肃省泾川县四坡村遭遇强敌,在这场惨烈的战役中,红二十五军的“军魂”、年仅28岁的军政委吴焕先不幸中弹牺牲……
“重走红二十五军长征路”,一路上我们都在聆听吴焕先的故事。他能文能武、作战英勇、指挥有方,几次生死存亡的战斗,他都身先士卒冲杀在前,带领部队建立奇功;他胸怀坦荡,善做思想工作,从严治军、以身作则,拥有崇高的威望……在重走红二十军长征活动出发前,我们曾专门前往吴焕先的家乡新县箭厂河乡竹林村四角曹门,寻找关于这位红二十五军军魂的故事——
箭厂河乡,是鄂豫皖革命的发源地,四角曹门背靠鲶鱼山,面对倒水河,共有村民300余人。
“这里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当年跟随吴焕先参加红军的村民就有400多人。”而这样的情况并不仅限于四角曹门,大革命前,整个箭厂河乡共有人口1.7万人,参加革命牺牲的就有1.2万!
吴焕先故居,就坐落在离村口不远的胡同里。不大的庭院是
很典型的豫南建筑风格。故居内,吴焕先的侄子吴世治和妻子肖荣华还居住在此。吴世治57岁,肖荣华62岁,坐在竹椅上,两位和蔼的老人打开了话匣子。关于三伯吴焕先,他们更多的记忆来自于父辈的讲述——
1907年8月,吴焕先出生在一个殷实的家庭。7岁入私塾,16岁考入麻城蚕业学校。上学期间,吴焕先接受了马列主义的革命思想。毕业回家,他把一个大胡子的外国老头画像贴在了家里的中堂上。“当时,爷爷气得不能行,就去问他外国老头是谁。三伯说:‘这是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敬奉他,就能敬奉出一个新社会。’”
1926年,吴焕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年他19岁。1926年,他组织起了农会。1927年4月,他们打掉了国民党反动政府设在鄂豫边的武装税卡。从此,箭厂河地区的农民运动得到了蓬勃发展。
但村里的恶霸勾结土匪向农会进行报复,吴焕先一家6人惨遭杀害,只有吴焕先的弟弟吴先书侥幸逃生。血的仇恨,让吴焕先更加坚定地走向了革命道路。吴世治说,是吴焕先“改变了四角曹门的历史”。
宣传抗日
沿途得到民众响应支持
红二十五军从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就高举抗日大旗。在地主武装盘踞的豫西围寨,在武器精良的东北军围追堵截时,红二十五军“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抗日宣传,得到了一次又一次共鸣和支持。
转战陕甘两省、西征北上的路上,红军依然不忘宣传抗日。在攻克秦安县后,更是获得了民众的响应和支持——
1935年的8月11日,红二十五军攻克秦安县,开始在县城内外张贴“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团结起来,共同抗日”等宣传标语,宣传党的政策,解除群众顾虑。躲到山上的群众看到红军军民一心,大部分又回到了家里。紧接着,红军在县城体育场召开大会,号召全县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抗日,收复东北失地,扩大了政治影响。
秦安县城里,当年的老体育场已经被一片居民房取代。但红二十五军响彻云霄的抗日声音,永远也不会从人们的记忆中抹去,他们的抗日决心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代奋勇前行……
壮哉壮哉
一部充满传奇的史诗
1935年9月16日,红二十五军和陕甘红军在永坪镇召开了盛大的联欢会。会后,陕甘红军和红二十五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之后,红十五军团取得了劳山战役的胜利,参加了直罗镇战役。这些都为迎接党中央和红一、二、四方面军,开创西北革命的伟大新局面作出了贡献。红二十五军和陕甘红军会师,是中国工农红军在西北大会师的前奏,是全国革命大本营转移到西北的奠基礼。
1934年11月16日,何家冲出发;1935年9月16日,永坪会师,10个月,红二十五军孤军征战万余里,队伍发展到3400多人,在陕南留下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还有一支英勇的七十四师……这是一支抗日的先锋队伍,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长征历程,这是一部充满传奇的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
本报发起、三省联动“重走红二十五军长征路”大型系列新闻报道活动由郑州交通学院、郑州网通公司全程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