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记者孟冉潘国平李阳
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大旗,从何家冲出发,开始了伟大的战略转移。
1935年7月16日,红二十五军离开鄂豫陕革命根据地,从西安沣峪口出发,西征北上,踏上继续长征的道路。两个月时间里,红军在陕甘两省纵横驰骋,攻占两当、秦安、隆德三座县城,多次打退敌人的围追堵截,有力地配合了中央红军的北上行动。
9月16日,红二十五军胜利到达陕北永坪镇,与陕甘红军会师,成为长征中到达陕北的第一支队伍!
2005年8月18日,“重走红二十五军长征路”采访团,经过近20天跋山涉水、近万里行程,终于踏上永坪这块红色热土……
危难时刻
一群羊救了一支部队
1935年9月3日,甘肃合水县板桥镇,红二十五军遭遇惨烈之战。但此时,眼前就是陕北,胜利曙光在前。
2005年8月18日,沿着红军当年的足迹,记者一行从板桥镇出发前往陕北,一路上,我们听到最多的,是红军当年经历的最后的艰难——
板桥之战过后,红军沿着陕甘边界的崇山峻岭,一路北上。这一路地瘠民贫、人烟稀少,红军无粮可筹,加上山路崎岖,此时的部队已是饥饿不堪、步履艰难。最后,全军断粮,战士们饥不可支。这时营以上领导,都把自己的坐骑杀了,为战士果腹充饥。
天无绝人之路,这时,部队遇到了几个老百姓赶着300多只羊。见到部队,老百姓以为是国民党,吓得赶忙拿出国民党给开的证明,说是做买卖的生意人。见这些人为国民党做事,红军就要没收他们的羊。这时,几个人才怯生生地打听:你们不是国民党?听说是红军的部队,老百姓高兴了,从怀里掏出了苏维埃政府的证明,说是边区的羊,准备赶到白区卖掉买布回来。
听说老百姓准备把羊卖420块银圆,徐海东当即命令给老百姓500块银圆,买下了所有的羊。战士们高高兴兴宰起羊,没有盐,锅也少,有的用脸盆煮,有的干脆把羊肉切成了薄片片放在石板上烤,有的就拿着羊腿在火上烧……多亏了这群羊,红军才解决了缺粮问题,坚持到了陕北苏区。
1935年9月7日,部队到达陕甘交界的豹子川,鄂豫皖省委再次开会,决定由徐海东任军长,程子华任军政委。军领导对部队作了进入陕北苏区、同陕北红军会师的政治动员,部队在豹子川休整了一天,指战员都洗了军装,缀上崭新的红五星,把随身携带的武器擦拭得乌黑锃亮。尤其是每个连队的打旗兵和司号员,更是浑身上下都焕然一新。
经过整顿的红二十五军,总共3400多人,又向着永宁山进发了。
永宁山,像一座雄伟的石壁楼阁,巍然矗立在洛河岸边,三面被流水环绕。据说,刘志丹少年时代曾在这里上学读书。
9月9日,红二十五军到达永宁山,首先与地下党组织接上了关系。中共陕甘边区特委书记兼工农民主政府主席习仲勋、陕甘边区军委主席刘景范得知消息,亲自前往永宁山迎接远征而来的红二十五军。中共西北工委也立即发出通知,动员和组织群众沿途欢迎红二十五军。
红二十五军在永宁山稍事休息,又向延川县永坪镇开进。每个连队都打着鲜艳的红旗,人人昂首挺胸,接受陕北革命军民的检阅。沿途群众送水送饭,送粮送柴,送鞋送袜,到处都可以看到欢迎红二十五军的标语,听到热烈欢迎的口号。高高的山崖上,弯弯的洛河边,传来阵阵悠扬的信天游——
一杆杆红旗空中飘,红二十五军上来了。来到陕甘洛河川,劳动人民好喜欢。
陕西永坪
记忆褪色的会师地
9月15日,红二十五军终于到达延川县永坪镇。
昨天上午10时,蜿蜒的延(安)永(坪)公路上,当刻着“永坪”的路标出现在采访团面前时,我们忍不住惊呼起来:“红军会师地,我们来了!”
坐落在陕北延川县境内的永坪镇被群山环绕,镇上只有两条主要街道,人也不多,显得宁静而祥和。
在永坪镇政府,一位40多岁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红二十五军的确是在这里和刘志丹的红军会师的,可是现在我们这里没有任何文献资料,也很难找到当年的见证人。”
“会师遗址在哪里?我们想去会师纪念碑前看看。”记者说。这位工作人员为难了:“会师地点在现在的镇小学,纪念碑却找不到了。”
“怎么会呢?难道连纪念碑也没有?”我们难以置信。
抱着几分希望,我们从镇政府西行,来到一公里外的永坪镇小学。眼前的学校占地10多亩,崭新的教学楼、平坦的操场,此外没有任何标志性建筑。操场边的跑道还在整修,10多个建筑工人正在地面铺抹水泥。由于是假期,校园里除了施工队伍的身影,再没有其他人。
该校总务处白俊江正在指挥施工,听说我们的来意,指着学校大门热情介绍说:“当年红军会师就在那个地方,原来那里有两间瓦房,徐海东和刘志丹就住在那里,但后来学校扩建,把房子全拆了。”据他介绍,这个小学是1927年建成的,红军会师后几经改造。最近的一次修建是在2000年,原来的老房子早就荡然无存了。
站在空旷的校园里,采访团一行人都默默不语,难言的惆怅和苍凉从每个人的脸上流露出来。
在校园一个偏僻的角落,我们见到了一个破旧的宣传栏,透过灰蒙蒙的玻璃橱窗,依稀可见3张发黄模糊的照片,上面的房子门窗呈窑洞形状,古朴大方。
回到当年红军会师的地方,采访团成员深深鞠躬致敬,再致敬!抬起头,每个人眼眶里都噙满了泪水……
在永坪这块红色的热土上,在这个没有任何纪念标志的会师地,我们久久不愿离去,眼前掠过70年前红二十五军万里长征即将接近胜利时的一幕幕画面和英雄的面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