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县位于大别山腹地,鄂豫两省六县结合部,总面积1612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积188万亩,占总面积78%,森林覆盖率为71%。辖6个镇,11个乡,194个行政村,8个居委会,总人口34.1万,是个以林为主的山区县。
新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扶贫开发前,新县经济社会发展十分缓慢。1983年,全县还是“三不过一”:即工农业总产值不过1个亿(7700万元),财政收入不到100万(98万),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100元(86元),全县82%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扶贫开发以后,特别是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历届县委、政府发扬老区光荣传统,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抢抓机遇,埋头苦干,加快发展,贫困落后面貌发生了重大改变。2004年,全县GDP23.42亿元,同比增长14.3%,是1983年的30.4倍;一般财政收入5045万元,增长18.8%,是1983年的51.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60元,增长19.2%,是1983年的29.8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29元,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2亿元,增长41.7%,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由1996年全省末位上升到2003年第57位。
2004年,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年初确定的工作任务全面完成,特别是7项创建活动取得突出成效。全国爱卫会命名新县为“国家卫生县城”,建设部命名新县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环保总局命名新县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香山湖国家水利风景区”、“金兰山国家森林公园”分别由水利部、国家林业局命名并授牌,“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通过国家评审验收和公示,新县被授予“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一年来,7项创建活动夺得6项国家级奖牌,1项受省表彰。
新县建制于1932年,原名经扶县,由光山、红安、麻城三县各划出一部分设县治。1947年由刘伯承提议,将经扶县更名为新县。新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这里先后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多支主力红军,是李德生、许世友、郑维山等93位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故乡,是全国著名、全省唯一的将军县。
1、新县是鄂豫皖边区革命根据地发源地。早在1926年秋,王树声、桂步蟾、吴焕先等一大批革命青年,在新县箭厂河乡四角曹门建立了鄂豫皖边区第一个党支部,创办了鄂豫皖边区最早的农民革命武装——三堂革命红学,策动了著名的黄麻起义。1928年6月,鄂豫皖边区第一块革命根据地在新县柴山保(今陈店乡)建立,同年7月建立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一支红军部队——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一师,这是河南省第一支红军正规部队,也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最早的一支队伍。1929年8月,光山县苏维埃政府在柴山保宣告成立。柴山保革命根据地是鄂豫皖边区最早诞生的一块红色区域,由此发展形成鄂豫边、豫东南、皖西三块革命根据地。1930年春,根据中央指示,在箭厂河乡成立了中共鄂豫皖边区特委和红一军,统一了三块根据地党和红军的领导,标志着鄂豫皖边区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
2、新县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1930年2月,周恩来在上海听取鄂豫皖边区工作情况汇报,中共中央决定建立中共鄂豫皖边特委,统一领导鄂豫皖边区革命斗争。3月20日,鄂豫皖边区党代表大会在箭厂河乡召开,正式宣布成立中共鄂豫皖边区特委。6月,鄂豫皖边区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柴山保王家湾迁到箭厂河乡,红军造枪局、红军后方总医院等相继在箭厂河成立,箭厂河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1931年2月,红军攻克新集(今新县县城),同年5月至次年1月,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在新集成立,分局、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军委、红四方面军总部、航空局等党政军机关都设在新集,新集成为苏区首府和根据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指挥中心。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当时全国地方武装割据建制最为健全的根据地。鼎盛时期,根据地发展到27个县,人口350多万,主力红军发展到4.5万多人,是仅次于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