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幅图片、一本本书籍、一件件实物、一段段故事、一段段视频、一首首歌曲……” 这是记者在信阳市新县开展形式多样的以红色文化为载体的群众路线教育宣传,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断深入人心的画面。
这富有特场景,让人们去追忆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迹和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感受伟大的革命精神,感知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领会群众路线在党的建设、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根本上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群众观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革命先辈为镜子、为榜样,正正自己的衣冠,从而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观念、加强党性修养。
红色文化底蕴深厚
在新县这片热土上,发生过多少荡气回肠的故事,涌现出多少可歌可泣的英名。谱写出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动人篇章,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写照,蕴含着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坚强力量。
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让我们共同走进这片红色的热土。在这里重温那段光辉历史,从中汲取宝贵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激荡思想,净化心灵。
新县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注重将历史的学习与现实的实践有机结合,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中深化对党的群众路线的教育和体验,以当代的眼光审视历史,挖掘于今更有借鉴意义的党史专题,更好地发挥红色文化鉴古知今、资政育人的作用,真正让红色文化成为实现科学发展的信息源和资源库。
新县独特的地理优势,敢于拼搏奋斗的人民,使其成为“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她是全国著名、河南唯一的将军县,留下了徐向前、邓小平、刘伯承、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战斗足迹,孕育了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43位共和国将军和50多位省部级领导干部。
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新县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先后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主力红军;鄂豫皖苏区第―块根据地“柴山堡”在这里开辟;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架飞机“列宁号”从这里飞上蓝天。当时不足10万人的新县,为革命献出了5.5万优秀儿女的宝贵生命!为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
长期的革命斗争为新县留下了365处革命历史遗址、遗迹和纪念地,有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鄂豫皖省工农民主政府旧址、许世友将军故居等。
新县抢抓机遇,利用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烈士陵园、税务总局、许世友将军故里、郑维山将军故里、吴焕先烈士故居、高敬亭故居等旧址设为现场教学点,红色首府一条街、将军山景区、英雄山景区,将帅馆、红四方面军将士纪念馆等一大批精品工程,为教学丰富的教学资源,形成了遍布全县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网络。
开发红色文化产品
开发红色文化产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更好地发挥红色文化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据了解,新县利用红色资源,组织强有力量编写了《红色的土地 英雄的人民》、《一代名将许世友》、《红色印记》等红色书籍,拍摄的《热血丰碑》、《让旗帜永远飘扬》、《再见了,大别山》、《猛将传奇——和尚将军许世友》、《挺进大别山》等宣传片和影视剧,列入党员干部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内容,丰富教育内涵。组织党员导干部到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烈士陵园、将帅馆、“红田”惨案遗址和列宁小学旧址等革命纪念地重温入党誓词,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观看情景剧《红色大别山》、聆听革命后代讲述《大别山劲松——刘名榜》、《群众、群众利益和共产党》等红色故事,到河南检察博物馆、清风园廉政文化广场、将帅馆红廉文化陈列室等地参观学习,接受廉政文化教育。在县广播电台、电视台开设“红廉大讲堂”,讲述红廉故事。大别山干部学院打造现场教学点23个,开发现场教学、访谈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先后接待省内外各类培训班110期近8000人次,成为远近闻名的党性教育基地,感受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发展信心,在实践教育中增强群众观念、践行群众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