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了解刘邓大军当年在镇里驻扎的情况,罗田县县委宣传部刘副部长带着我们在县城老干所找到了正在此颐养天年的66岁老人刘国平。
“那个时候一般是白天打仗,晚上开会,天黑的时候四周的马都往腾家堡集合。”1947年,刘国平还只有9岁:“父辈们和我说,刘邓的部队打仗很勇敢,硬碰硬,是从不怕死的那种。”
刘国平告诉我们,在他记忆里,1947年的八九月份“下了很大的雨”,以至于“路上到处都是泥”。刘邓大军走的时候,村子里有不少年轻人参军走了。
2004年8月10日,我们在腾家堡看到,当初的泥泞土路如今已成了柏油路,镇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高楼林立,绿树成荫,人来人往。一座新型小城镇正在拔地而起。
随行的罗田县县委宣传部刘副部长表示,这里很多人在改革开放后纷纷前往沿海城市工作,成为了当地经济最主要的增长点。与此同时,罗田县也充分发挥该地早已闻名全球的史前白陶盘、陶纺轮等历史遗迹,做大做强旅游文章。“相信你们下次再来的时候,看到的将是崭新的腾家堡,崭新的罗田。”
“以前的罗天要感谢刘邓大军,现在的罗田更要感谢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8月10日傍晚,刘副部长站在沂水河畔对我们说。
沂水河畔,是成片的稻谷,在阳光下泛出金灿灿的黄色。在经过长时期的耕耘之后,离收获的季节应该不远了。
大别山战略大事记
1947年7月23日,中央军委建议刘邓挺进大别山。
7月30日,千里跃进大别山战略最终确定。
8月7日,刘邓大军主力12万余人从鲁西南挥师南下,开始千里跃进。
8月19日,刘邓率部渡过沙河。
8月27日,刘邓胜利到达大别山。
8月31日,毛泽东提出刘邓在大别山的“最好前途”———站稳脚跟,小平分析创建根据地的有利条件。
10月初,刘邓率司令部和中原局机关进入湖北黄冈地区,辗转于红安、麻城、蕲春等地。
10月底,刘邓在大别山建起33个民主县政府和军区、行署机构,基本实现战略展开。
12月10日,刘邓分兵,刘伯承率后方指挥所北上,小平率前指留在大别山。
1948年2月24日,刘邓在安徽临泉胜利会师。
3月,刘邓主力转出大别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