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铺的“口袋阵”
高山铺,在蕲春县东南,三面环山,仅在东西各有一个狭小口子可以出入,恰似口袋。在大别山的战斗中,刘邓的“口袋阵”闻名于世,高山铺大捷,就是精彩一例。
当年,刘邓大军主力进入鄂东后,经艰苦战斗,已控制长江北岸300余公里,正在庐山的蒋介石惊恐万状,唯恐大军过江,接连命令国民党军队5个步兵团狙击我军。1947年10月,刘邓巧用地形,以17个团的兵力在高山铺布下“口袋阵”,诱敌深入,歼灭1.26万人,割掉了尾追我军的“尾巴”,为实现毛泽东分析并希望的“最好的前途”奠定了基础———挺进大别山,站稳脚跟。
陪同记者到高山铺的蕲春县委党史办主任田辉霞,老家就在这里。他说:听奶奶讲,当年我军收拢“口袋”时,常常把敌人往冷浸田(类似水稻田的沼泽地)里赶。战斗是惨烈的,多年过后,当地的老乡曾在一块不足50平方米的田地里,挖出过18具骨骸。田辉霞说,他小时候在田间玩耍,还能从土坑中找到很多弹壳,挖出整颗子弹,甚至手雷,有一次挖弹不慎,还炸伤过小伙伴。
几经周折,记者在蕲春寻访到健在的老战士成和春。参加高山铺战斗时,他才19岁。谈到当时的情景,抱病的老人立刻精神起来:“那一晚我们在山头上每人深挖一坑,埋伏下来,一直等到第二天中午。收‘口袋’时,敌人每次一窝蜂冲上来,我们就用成束的手榴弹扔下去,用大火力压住他们。”
高山铺战役是刘邓大军在大别山期间最大的一仗。战斗结束后,军队在云林宫吃饭庆祝。此后,小平以中原局书记的身份,在云林宫主持召开了鄂皖边地方工作会议,讲解全国战争形势。
循成和春老人所指,记者来到距高山铺20公里的云林宫,刘邓司令部曾进驻于此。现在的云林宫是建国后在原址新建的,旁边是胡家凉亭村小学,孩子们的读书声依稀可闻。
云林宫门口还挂有“苏维埃政府”字样的牌匾。宫内专辟了一间左厢房,作为刘邓大军高山铺战斗指挥所文物陈列室,门口挂着当时流传的对联:“刘邓大军屯细柳,人民永世护甘棠”。室内存有刘邓当年开会用过的八仙桌、木椅,墙上亦有对联一副:“出奇制胜思刘帅,神机妙算仰邓公”。这里现在是当地的中小学爱国主义德育教育基地。据悉,当地政府已规划把这一至今保存最完好的“刘邓在大别山”旧址改建成一个革命纪念馆。
小平制作“中国工艺品”
大别山岁月,是小平戎马生涯中最辉煌的一次挺进,却也是最艰苦的一段时日。艰苦到要男儿拿枪的手拿起了针线,自给自足。
蕲春县委党史办的同志介绍,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用兵神速,但军队的供给问题也日渐突出。高山铺战斗“割掉尾巴”之后,大别山秋凉见浓,12万大军过冬之需的难题摆在刘邓面前。
最棘手是冬衣,可大别山裁缝师傅难寻,普通妇女也不善针线。刘邓遂决定全军一面打仗,一面学女红,打好“棉衣仗”。记者驱车路经蕲春北部张家土旁、狮子口一带,车外阡陌纵横,一片郁葱。蕲春县委党史办的同志介绍,当年,为了不打扰当地百姓,刘邓将士曾在此为自己缝补棉衣。据湖北省委党史办有关同志介绍,考虑到大别山的实际情况,小平特别要求部队,不要给人民群众增加负担,把筹款筹布的重点放在商人和大中地主身上,而且“写欠条、留字据”,有借有还,不失信于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