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分吴楚,二水入江淮。
历史上的大别山一直是横跨鄂豫皖的中原屏障,扼江汉、江淮之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莽莽苍苍的大别山,起伏连绵,群山奔涌,在这崇山峻山岭之南,镶嵌着一颗山青水碧、物产丰饶的“绿色明珠”,这就是罗田县。
57年前,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万余人千里跃进大别山 ,直插国民党统治区心脏,在中国革命解放战争史上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军事奇迹。
这支英武之师,最主要的一位领导人名叫邓小平。
夏日的大别山,群山葳蕤、风光无限,我们的脚步轻踏在这青山绿水之间。
罗田:见证大别山下的那段历史
“大别山,天了光;全中国,要解放……”这是我们在大别山下采访时湖北罗田县一位老人的吟唱:57年过去了,刘邓大军当年在大别山所传唱的这首革命歌谣,依然深深铭于他的脑海。
踏着伟人的足迹前行,一个戎装英武的小平,一个睿智超群的小平: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5次解放罗田
8月10日,我们从广西南宁经武汉辗转抵达海拔1729米的大别山主峰天堂寨下的罗田县时,罗田县县委党史办主任刘正乔讲述了刘邓大军5次解放罗田县的那段历史:从1947年9月4日到1948年2月21日,罗田县先后被刘邓大军五次从反动派手上解放:邓小平同志亲临指挥战斗;罗田县先后有4万多英雄儿女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那时的战斗之惨烈闻所未闻,现在的罗田人之所以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应该感谢小平同志,感谢那些战役中牺牲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刘正乔说。
“刘邓不可分”
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
中原大地的山山水水间,处处留下了伟人的足迹,中原的父老乡亲间,至今流传着刘邓大军的故事。
“刘邓不可分”,这是我们在罗田采访的时候经常听到的话:刘帅、邓公之间的“将相和”,在老区几乎妇孺皆知。新华社战地记者李普曾形象地说:“在刘邓之间,是难以放进一个顿号的。”
采访中,罗田县党史办主任刘正乔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细节:1947年11月3日,蒋介石重兵“围剿”大别山解放区,声称要“一举歼灭刘邓”。12月,情势严峻,刘邓决定分兵。小平主动提出带领不到一千人的前方指挥所,坚守重兵围攻中的大别山。他对刘伯承说:“我到底比你年轻,我留下,你到淮西去指挥全局。”刘邓人虽分开了,但行动却并未分开,一切电报指示仍由“刘邓”联名签署。两个月后,刘邓在安徽临泉会师,如手足相逢,欣喜不已。
小平亲手缝制棉衣
大别山岁月,是小平戎马生涯中最辉煌的一次挺进,却也是最艰苦的一段时日。艰苦到要男儿拿枪的手拿起了针线。
罗田县委党史办的同志介绍,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用兵神速,但军队的供给问题也日渐突出。12万大军过冬之需的难题摆在刘邓面前。
最棘手是冬衣,可大别山裁缝师傅难寻,普通妇女也不善针线。刘邓遂决定全军一面打仗,一面学女红,打好“棉衣仗”。考虑到大别山的实际情况,小平特别要求部队,不要给人民群众增加负担,把筹款筹布的重点放在商人和大中地主身上,而且“写欠条、留字据”,有借有还,不失信于民。
刘邓身先士卒,各自亲手做了套粗布棉衣。小平做棉衣的布,稀得和纱布差不多,外面连棉花都可以看见,颜色是用稻草灰染的。小平幽默地说自己的棉衣是“彻头彻尾、彻里彻外的中国工艺品”。这件粗陋的自制棉衣,伴随小平度过了大别山最寒冷的冬天和最艰苦的岁月,直到1948年春天的到来。
今非昔比的腾家堡
腾家堡的名字还在用,而镇上“堡”早在“土改”时就扒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