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宇为使“少年营”这支英雄部队不因程斌叛变而蒙羞,于1938年8月,在得知程斌叛变的确切信息后,于辑安县(今集安市)蚂蚁河上游的六道阳岔重新组建成立了一支少年队伍,名为抗联一路军少年铁血队,直属军部领导。时有队员56人,平均年龄16岁。1938年由军部成立的这支少年铁血队不仅人数少,而且年龄偏小。为带好这支队伍,杨靖宇将自己的贴身警卫员王传圣派到少年铁血队当指导员,选配司令部潘秘书长的警卫员高玉信任少年铁血队队长。铁血队下设三个班,一班班长于林(伦),是二军毕团长的警卫员;二班班长是当过二师师长曹国安警卫员的大王,三班班长是本溪县外三堡的儿童团长郭凤歧。队员中年龄最大的18岁,年龄最小的只有14岁。他们中有的是随父母参加抗联的;有的是给日本人修铁路的童工;有的是流浪儿被抗联部队收留的;也有父母被日寇杀害,跑到抗联来为父母报仇的;还有的是财东家的小猪倌儿、小牛倌儿,不甚忍受打骂逃到抗联部队求生存的。虽然这些孩子年龄小,但每个人心里都满怀着对日本侵略者的深仇大恨。杨靖宇把他们看作长白山抗日战场的火种,抗联的未来,因此,把他们集中起来学军事、学文化,是把少年铁血队作为抗联一军的军政大学来办的。
抗联一路军队的主要领导都是这所大学校的教官,杨靖宇、魏拯民、韩仁和、黄海峰、伊俊山、许国有时常到少年铁血队上课,给孩子们讲时事政治、讲军事常识、讲做人的道理,甚至连军医处长徐哲也来给他们讲过战场救护常识,当然,更多的是上文化课,教他们读书识字。杨靖宇还亲自带领他们参加了红土崖反击战、临江岔沟突围和蒙江摸火堆等重大战役的战斗实践,着意培养少年铁血队指战员的战略战术思想,使这些孩子们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政治素质与军事素质进步很快,迅速在战斗里成长起来。他们小小的年纪,却和广大抗联战士一样,驰骋疆场,浴血奋战,直到1940年冬杨靖宇将军牺牲前,已成为与杨靖宇将军战斗到最后的英雄队伍了,在东北抗联军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作者系退休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