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抗联第一军的部队中,有一支由青少年组成的“少年营”。他们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同英勇的抗联战士一样,抛头颅、洒鲜血,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为消灭侵略者而顽强战斗,在抗日斗争史上留有浓重的一笔。
“少年营”,源自于中共党史上那个鲜为人知的“少共国际师”(全称为中国少年共产国际师)。“少共国际师”一译“青年共产国际”,是19世纪国际共运史上一个重要的国际联合组织。它是根据列宁的倡议,于1919年11月在德国柏林秘密成立,归第三国际领导。起初这个国际联合组织只有14个国家的代表参加,19世纪30年代进入兴盛发展阶段,在苏联、法国、德国、捷克、匈牙利等56个国家都建立了支部。其主要任务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和团结广大青年,为反对帝国主义发动新战争、改善资本主义国家青年的劳动条件、为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而斗争。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后,也加入其中,中国共青团中央(第三国际的通行称呼是中国“少共局”)在红军中倡导组建了“少共国际师”中国支部。与第三国际其他国家的青年团组织只参加后勤、安保等工作不同,“少共国际师”中国支部是成建制地加入作战序列的主力部队。
“少共国际师”中国支部,是1933年8月5日在江西省博生县成立的红军队伍。这支队伍成立后不久,就于9月3日开赴第五次“反围剿”的前线作战,并在以后的反“围剿”斗争和红军长征中,表现出了一种年轻人特有的朝气和战斗精神。然而,这支英雄部队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两年后就被改编为红一军团第15师。虽然它在中国革命的斗争史上属于昙花一现,但却为以后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的优秀将领和军事指挥员,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胡耀邦、陈光、肖华、彭绍辉、曹怀里、袁佩爵等人。
在“少共国际师”中国支部建立的同时,1933年9月,共产国际、中国共青团中央(少共局)和共青团满洲省委联合发布了一个文件,提出在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中创建“少共国际师”的建议和要求。杨靖宇根据南满抗日战场的实际,决定在独立师中设立少共国际师队伍。不过,这支队伍成立后没有用“少共国际师”命名,而是另起了一个意喻深刻的响亮名字:“抗联少年营”。希望这支由青少年组成的队伍能在抗日战场血与火的考验中锻炼成长为一支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铁军。
这个“抗联少年营”的组建从接到文件到正式成立只用了大约1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其间进行过较为严格的军事训练,初步具有了一定的战斗能力,当时全营的兵力大约为70人,其中30%是团员,战士的平均年龄在18岁左右,个别还有15、16岁的儿童团员。第一任营长为朴浩。朴浩当年刚20岁出头,是朝鲜劳动党党员,曾被人们称赞为“进步最快、最有发展前途的青年指挥员。”因此,他当少年营营长不到3个月,就调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一团团长,后来在1935年在辽西的一次战役中牺牲。接替他职务的是年仅20岁的陈玉振,第一任政治委员尹文京也是个20多岁的朝鲜劳动党党员。
当年10月底,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到辉发河一带开辟新游击区。出发前,独立师师长兼政委杨靖宇、参谋长李红光和政治部主任宋铁岩等人专门来到“少年营”作了报告与动员,并传达了将少年营留在磐石坚持斗争,配合独立师一团牵制敌人,保卫磐石根据地的任务。
“少年营”取得的第一次战斗的胜利,是桦甸市的里面沟战役。10月30日, 一团和少年营在磐石红石砬山附近遭到了日军家本部队的袭击。甩掉敌人后,少年营在伊通县营城子、桦甸市的里面沟与独立师一团击毙日伪军10人,俘虏日伪军10人,缴枪38支,牲口20匹。然后,转进磐北,配合一团参加磐北游击战。
12月12日,少年营在磐北独立行动时,抓到了5名汉奸,其中有一人是烟筒山伪自卫团的骨干。此人能说会道,许诺少年营若先把他放回去后,他能说服自卫团长带着枪支、弹药和现金来赎其他4名被俘人员。他的信誓旦旦骗取了年轻的少年营领导们的信任。当少年营如约来到墙缝沟准备进行交换时,被早已埋伏好的400多个敌人重重包围。突围中,少年营营长陈玉振、政委尹京玉等4人壮烈牺牲,损失枪支7支。李月江临危授命,接任了少年营营长。
1934年3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一团的一、三连和少年营共计60余人,根据中共磐石中心县委和独立师司令部的决定由临江重返磐石一带,坚持游击战争,担负巩固和保卫根据地的重任。
返回磐石后,他们兵分两路开展游击活动。在平岭伏击战中,“少年营”配合抗日部队在磐石北部伏击了伪军十四团之一部和伪警察队,击毙伪军连副等6人、缴枪1支,击毙伪警长1人,伪警察4人;在桦甸的上平岭伏击了伪军贾团发往桦甸的军粮车,缴获军马10匹,俘敌3名。在攻打伊通县二道沟壮丁团的战斗中,他们缴获长短枪20支,军马5匹,并把缴获的粮食、衣物都分给当地群众,进行了联合抗日宣传;在西安(今辽源市)县境,他们根据群众举报,抓获1名汉奸罚款300元,用来购买10支旧枪,并用这些枪支将少年营队伍扩编为两个排的建制。1934年7月以后,一团和少年营利用夏季青纱帐起的大好时机,分成三部分四处游击歼敌。先后取得 “清德隆烧锅大捷”、“墙缝沟袭击战”及“吉林六区战斗”等战役的胜利。这些战斗打击了敌人有生力量,迟滞了日伪在磐石实行的“推大沟”(当地人管日军报复杀人称为“推大沟”——编者注)、修建“集团部落”(当地人管日伪军烧房子,强迫老百姓集甲并村称为“集团部落”——编者注)的进展速度,巩固和发展磐石老根据地的武装斗争成果。
1935年3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在战斗中得到迅速发展,回归一师的少年营队伍改编成少年连建制。1936年,在“河里会议”上,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改编为东北抗联第一军,下辖三个师,其中第一、二两师都建立了少年营,直属师部领导。使这支英雄的少年队伍在以后的战斗中不断成长壮大,以敢打敢拼而著名,在军内外甚至敌伪军中都小有名气,是抗联一军能打硬仗的传统部队,其中一师的少年营还是抗联史上著名的西征行动的先头部队。
为了配合关内红军东征抗日,打通抗联与党中央和关内红军的联系,中共南满省委和抗联一军军部在“河里会议”上决定派当时在兴京、本溪一带的活动的第一师实施西征。1936年6月23日,军政治部主任宋铁岩来到一师,在本溪老和尚帽子深山里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传达军部关于西征的指示,明确西征目的和任务,并进行了具体部署。命令第一师主力部队第三团和少年营从本溪、凤城中间地带突破,插入辽阳,然后跃过南满铁路和大辽河,直奔辽西、热河地区。第四团、第六团在侧翼配合行动,以掩护第三团和少年营迅速向西挺进。
7月8日,一师西征失利。以后西征部队分成三部分:师部和保卫连由程斌和李敏焕带领;第三团由政治部主任李铁秀带领;少年营由营长王德才带领分头活动。两年后的1938年7月,一师师长程斌胁迫部队叛变,一师的少年营亦随之解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