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注意到,在中国大裁军的舞台上,上演的并非简单的大裁员,而是战略性结构大调整。与几次裁军相同步,陆军航空兵部队、海军舰载机部队、电子对抗部队等新兵种,以及预备役部队相继成立;随着集团军的组建,陆军中特种兵比例超过了步兵。
从人员素质的历史性飞跃,到编制构成的精干高效;从常规武器的长足发展,到国防尖端技术的重大突破,在邓小平主持军委工作的日子里,与共和国同步发展的人民军队,朝着精兵、合成、高效的方向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开创这一切的老人,将更高的期望寄托给了跨世纪领导人。1997年和2003年,江泽民先后两次宣布裁军50万和20万。
当共和国迎来50年华诞的时候,人民解放军以高昂的士气、威武的阵容和精良的装备,出现在了天安门广场,出现在了国庆35周年接受邓小平检阅的地方……
1989年11月12日,刚刚当选为中央军委主席的江泽民与邓小平一同来到京西宾馆,看望正在这里参加军委扩大会议的高级将领。在回顾邓小平领导人民军队所建立的卓越功勋时,江泽民充满深情地说:“我军建设十年来所取得的一切成就和进步,都是他正确领导的结果,都凝聚着他的智慧和心血……邓小平同志虽然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了,但他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思想和理论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对今后军队建设有着长远的指导作用,我们要认真学习与贯彻。”
今天,可以告慰小平同志的是,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他所开创的中国特色精兵之路,与他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样,洒满阳光,充满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