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抗日
党中央对南下红军的关怀,最大最重要的,莫过于及时电告了中央政治局的瓦窑堡会议决议。芦山任家坝会议就是为传达、讨论这个会议决议召开的。瓦窑堡会议决定的军事战略提出:红军总的任务,是以坚决的民族革命战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进攻;红军要成为真正的抗日先锋队和全国抗日军队的模范。具体部署是:“陕北的一方面军向东、向北发展,准备(1936年)下半年在山西、察哈尔、绥远境内直接对日军作战;南方的红二、六军团和红四方面军,对于牵制并削弱国民党军队阻拦红军对日作战,有很大战略上的作用,其行动应适当的指挥之”。决定中还细述了战略防御时和战略进攻时的作战指挥上的基本原则及一般原则,使到会同志大开脑筋。但相比之下更为大家所注目和议论热烈的,还是党中央对二、六军团与四方面军的重大战略作用的肯定,显示出党中央统览全局的政治远见,维护党的统一原则的坚定立场,实事求是的布尔什维克态度,使同志们深受教育,并感到十分亲切和温暖。所以决定里虽然没有提出三大主力红军会师陕甘的计划,但一方面军那种准备要直接对日作战的凛然正气和一往无前的无产阶级革命首创精神,却令大家十分钦佩和向往。因此会上形成的人心向北、人心思归党中央的局面,使张国焘的反党气焰不能不有所收敛,他对党中央深怀敌意的嘲讽与挑拨离间,也丧失了市场。
任家坝会议后第二天,是上海“一二八抗战”四周年,部队在举行纪念活动中进行抗日反蒋教育。张国焘到芦山县城召开各机关的活动分子会议,作了《关于民族革命的高潮与党的策略路线》的报告。人们从中知道了: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北的侵略日益严重,平、津等城市的学生抗日救国运动在向广大农村发展陕北红军有了一二十个县的根据地;红二、六军团在黔西打垮了敌人好几个师,正在毕节、大定一带建立根据地。目前党的策略路线的改变是:“联合一切爱国力量,结成抗日反蒋的民族统一战线”“今后不再没收富农的土地和财产,要以更宽大的政策对待民族工商资本家”等等。在艰难困苦中英勇战斗的骨干们知道了这些情况是感到非常新鲜和振奋的。
自1936年1月中旬在芦山县大板桥村开过四川省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之后,各县苏维埃政府为完成扩大红军六个团的任务,用尽了力气也未能达到预期目的。原因是这里的人口有限。芦山县的户籍簿上缺两个不到3万人,最大的天全县也不过8.9万人。所以除了开始自动参军和支前的,再难动员出青壮年了。任家坝会议后,四川省委为了调动群众的革命热忱决定开展重新分配土地的“十日运动”,为此,编写了《对工农群众的五分钟讲话材料》发给各县,并和省苏维埃联合发出通知。通知指出:改变原来“彻底平分土地”的口号,采用“提取地主阶级土地来分给劳苦工农”的口号,对富农耕种的土地和财产,概不没收。要求各级干部做到“三不要”“四反对”“分田后发给群众分田证”,召开群众大会庆贺分田胜利,同时进行春耕生产的动员和组织工作。这期间,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已决定回师道孚一带休整部队,省委中心工作随即转到组织群众由飞仙关到夹金山下最远至懋功新街子的运粮任务。运粮的可以得到一定报酬,男女劳力都愿参加。他们从芦山出发的,头天住灵关,二天歇宝兴⋯⋯顶寒风,翻雪山,忍饥饿,耐劳苦,一站接一站,为部队北进备下粮秣。在总部机关纪念二七罢工十三周年的会上,徐向前同志明确提出北进准备工作的具体要求之后,人们开始装米袋子、打草鞋、搞脚码子、缝制避寒的棕背心⋯⋯有条不紊地迎接新的出征。四川省委、省苏维埃也着手收拢工作,人员逐步归队回原建制。
1936年2月,红军结束了南下的历史,离开了芦山,北上抗日。
(此文由芦山县委党史研究室 骆志勇 根据《傅钟上将回忆录》整理编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