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第一渡———东门渡口
按照中革军委5号命令的安排,苏区首脑机关从瑞金云石山长征出发后,于1934年10月14日到达于都城东门渡口,这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第一个渡口。随后,红军一、三、五、八军团也分别从石城、兴国等地出发,到达于都河东岸集结休整。
中央红军在于都集结休整期间,苏区人民倾其所有,全力支援红军渡河。根据全总苏区中央执行局委员长刘少奇的指示,中央苦力运输工会委员长王贤选与该会船排部的同志一起,组织苏区所有的船只集中于都,帮助红军架设浮桥。中共赣南省委、省政府、赣南军区集中全力,动员和组织于都河沿岸群众,协助红军在于都县城东门渡口、龙石嘴、赖公庙、龙门山、孟口等处,架设5座浮桥。为支援红军架桥、于都县城居民几乎把家中所有的门板、木料甚至老人寿木,都捐献出来。于都人民组织大批慰劳队,带着鸡蛋、猪肉、草鞋等慰问品,热情慰问红军指战员。妇女们组织了许多洗衣队,帮助红军洗衣服。为避免敌机侦察暴露目标,浮桥架设工作从每天下午4时开始,下午8时架通。红军深夜渡河后次日凌晨又把浮桥拆除,不留痕迹。苏区船排工人们与红军工兵部队密切配合,每天都及时将浮桥架好,为红军夜渡于都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0月16日晚,中央苏区主力红军开始深夜渡河。军委纵队、红一军团、红三军团于16日晚渡河;中央纵队、红八军团于17日晚渡河;红五军团作为方面军后卫,推迟一天过河,于19日晚渡河。红九军团则经会昌至安远出发。至此,中央苏区主力红军八万六千余人全部渡过了于都河,踏上西去的征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