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以其举世无双的英雄壮举彪炳青史。这里所记述的川滇黔边区游击战争,是长征途中党中央根据形势的变化,为配合主力红军战略转移而采取的一项战略决策,是红军长征史诗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转战川南,配合中央红军战略转移
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会议后,率领红军主力向川南进发,拟北渡长江同四方面军会师,蒋介石调集数十万武装堵在川滇黔边区,又令刘湘集中川军跟踪追击,阻止红军渡江。故中央改变计划,转向云南扎西。在扎西党中央召开扩大会议,会议决定要在运动中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以实现战略转移摆脱敌军“围剿”。根据扎西会议精神,中央军委选拔数名师级干部成立中共川南特委。并调保卫局第五连和一些干部及伤病员共200余人,与地方游击队合并,成立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纵队。委派徐策(原红六师政委)、余泽鸿(原上干队政委)、代元怀(原民运部长)等同志组成中共川南特委,他们的任务一是在敌后牵制敌军配合红军战略转移;二是在川滇黔边区创建革命根据地;三是安置伤病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红军川南游击纵队在1935年2月12日与中央红军分手,在叙永县树坪与叙永特区游击队会合。接着,纵队便以各种番号在川南开展军事行动,并在叙永县木厂梁子阻击川军首战告捷后,继续向南六县进发,打开了一些重镇,使泸州的川军惶惑不安,误认为红军主力仍要寻机北渡长江。因此刘湘令郭勋祺率三个旅和保安团固守川南要隘,急令进至黔边温水的潘佐旅“星夜兼程回守川滇黔边的门户———叙永城”,又令第一路指挥范子英“兼程回古宋县金鹅池向叙永重镇两河口截击”。又电令独立第一旅第二旅移驻叙永,急令第二路达凤岗旅从黔北赤水“兼程赴叙永扼守”。滇军获悉红军已到叙永黄坭咀、两河口镇等地,“深恐乘隙窜滇”,急令到达叙永县分水岭之龚顺璧旅回守滇境。这样纵队就牵制了一部分围追截击中央红军的川滇黔敌军主力,配合红军顺利回师黔北,取得了二渡赤水、重占遵义的胜利。
红军川南游击纵队坚持敌后武装斗争,牵制敌军的方案,首先在川南地区实行,引敌进攻游击纵队。特别是有计划地逐步摧毁敌人基层政权,打开川南重要城镇,这使蒋介石误认为红军主力在川南,电令刘湘加紧“围剿”。敌集结十多万兵力“围剿”游击纵队,从而牵制了川军对中央红军的追击。红军主力巧渡金沙江挥师北上之后,蒋介石忙调尾追中央红军的兵力,布置在川滇黔三省“围剿”游击纵队。当时敌军组织了川滇黔三省“会剿”,其布局为:
四川方面除地方武装外,急调二十一军第五师陈万仞部驻防川南,委任他为“南路剿匪军第二路指挥”。整个川南各县布满了重兵,并采取“跟踪和扭打主义”,妄图消灭纵队。
云南方面,除委任镇雄独立营营长陇承尧为民团指挥,驻守镇雄、威信要隘,充当“会剿”的急先锋外,滇军第二旅旅长安恩浦(驻昭通)还先后派第二团进驻彝良,彭勤营驻防威信,万保邦团进到川滇边区,还有镇、彝二三县保安队与民团数千,参加“会剿”。
贵州方面,蒋介石亲自召见莫雄,令他将江西省吉安专员公署原班人马搬到毕节,成立“贵州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负责剿办贵州红军游击队”。蒋介石还从湖南调六十三师陈光中到贵州,归莫雄指挥。以后仍恐其兵力不足,令五十四师郝梦麟部、四十七师裴昌会部、二十三师李云杰部进驻黔西北,收集地方民团,配合川滇军队相机出动,“围剿”游击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