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馆概况 >> 最新播报 |
太行追思——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景区游记 |
2010-10-14 14:34:16 |
|
作者:孙东锋 李东光 |
浏览次数: |
|
|
|
|
闻名遐迩的太行山,是诞生过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许多美丽神话的地方。这里不仅有神奇瑰丽的自然景观和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而且由于这里曾是八路军华北抗战的指挥中心,革命旧址星罗棋布,所以又以八路军抗战文化为内涵的革命纪念地旅游闻名中外。位于山西省武乡县城的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就是其中一个亮点景区。 步入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景区,穿越造型别致的大门,抬头望去是一座风格古朴典雅、雄伟壮观的宫殿式建筑,这便是纪念馆景区的主展馆“八路军抗战史陈列馆”。馆内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图表展示和文物配置,采用声、光、电等现代艺术表现手法,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八路军以三师之众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驰骋辽阔的华北敌后战场,与华北广大民众同仇敌忾,创建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冀鲁豫、山东等抗日根据地,最后夺取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全景式历程。 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出师华北前线后打的第一个大胜仗。馆内以当时战斗最激烈的乔沟战场遗址为原型,采用景观与半景画相结合的手法,运用声、光、电现代科技,重点展示了“平型关战斗场景”。整个场景通过投放的动态影像和烧陶彩塑人物表现,以及多媒体控制的炮火及天空的变化,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平型关战斗的真实场面,当战斗进行到高潮时,火光冲天,浓烟滚滚,炮声呼啸,震耳欲聋,从而让观众产生亲临历史战场的丰富联想。 “八路军总部移动路线图”采用电动路图的形式,十分醒目地勾勒出了八路军总部从陕西云阳镇出发,先后辗转陕、晋、冀3省,38个县市,驻扎66个村镇,转战4300余里的伟大战略行程;同时还以总部驻扎过的太行山区典型的旧址为原型,复原了“八路军总部”景观。又在显著位置特制了圆形电动沙盘,观众可以脚踏不同的按钮,沙盘上就会以电路图形式,显示出抗战时期不同年代八路军开辟的华北各根据地的地形地貌轮廓。 特别是半景画馆展示的大型场景《百团大战》,采用历史场景画面和硅胶仿真人物相交替的表现手法,多层面、全方位地再现了八路军将士在那场民族解放战争中的悲壮历史。伴随着高亢的《八路军军歌》,在休息厅观看大型文献纪录片《八路军》,仿佛将观众置身于当时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耳濡目染地上了一堂生动形象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走过主展馆的东侧,映入眼帘的是“八路军游击战术演示——窑洞战模拟景观”。这一景观内部结构和平原地区的地道战相似。窑洞内设有会议室和指挥所,筑有单人掩体、陷阱、灶台、马槽和转移隐蔽的出入口和了望楼,观众可以亲自体会一下当年太行根据地军民创造的“拐三弯、设三关、楼上楼、天外天”的窑洞战的神奇魅力。钻出窑洞的出口处,是一座古槐掩映、丁香四溢,具有浓郁太行民俗风情的窑洞式民居院落。院内筑有马棚、柴房和井台,耳边还传来八路军游击战的雄壮歌声,伴有地雷爆炸声和枪炮声;院外修有石碾、石磨,俨然一幅抗战岁月华北农村的民情风俗画卷,令观众赏心悦目,触景生情。 主馆背靠一座呈凤凰展翅雄姿的山头,被誉为“凤凰山”。在山上开辟的凤凰山碑林公园,是纪念馆依据传统教育与风景观光相结合的构想而建。这座公园突破了中国传统的碑林方式,根据地形地貌设计了各种造型的建筑小品作为碑座,碑上镌刻有馆藏老八路在战争年代和建国以来上级首长为八路军纪念馆挥毫抒写的300余幅珍贵题词,分别镌刻布阵于苍松翠柏、鲜花怒放的公园山坡上。游人漫步其间,既可铭记革命前辈的谆谆教诲,又可领略八路军将士遒劲豪壮的书法艺术。 沿着凤凰山南麓中轴线修建的一道奇险而陡直的石阶,攀登而上,一种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征服之感,渐渐萌生心头。登临山顶,一座剑指蓝天的“八路军抗战纪念碑”赫然矗立在面前。碑体两侧镌刻着“谷穗长枪”拼构的图案,象征八路军将士用“小米加步枪”,
|
|
|
|
|
|
|
|
|
|
|
|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