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福建连城2019年6月4日电(邹善水、杨彬芳)6月3日,雨后天晴。笔者随福建连城县新泉镇杨金榜、杨乐成两位乡贤,来到新泉古村杨家坊,探访被誉为闽西革命老区连城县“红色大宗祠”的杨家坊杨氏家庙(如图)。
杨家坊杨氏大宗祠,属杨氏九二郎公祠。位于福建连城县新泉镇乐江、乐联村两村正中,始建元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1810年重新修建,距今有689年历史,目前尚存完好。原为杨家坊杨氏开基祖之一九二郎公的住房。明朝崇祯三年(1630年)改建为祠堂,1810年前后重修。
据查《杨家坊地方志》载。1929年6月10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二打福建龙岩后,回师新泉休整一个星期。6月13日上午,朱德军长带领红四军将士第一次到杨家坊,在杨氏九二郎公祠左前方搭台召开群众大会,在大会上号召工农大众联合起来打土豪、分财富,动员群众参加红军,建立工农武装闹革命。朱军长浑厚、雄壮有力的声音传至大墓塘、上坊街。
会后,朱德军长代表红四军到大水坑向富豪筹款做军饷,因数额大,用银元用大秤称。此后,朱军长又先后二次到杨家坊九二郎公祠召开群众大会。发动群众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朱德军长三进杨家坊发动群众闹革命活动已载入当地史册。
1929年6月16日,连南十三乡联合在岭下罗家祠集结开会。受中国工农红军和朱德军长影响。当地进步人士李云贵在会上宣布,连南十三乡举行工农武装暴动,杨氏大宗祠是十三乡工农武装暴动队的指挥部,后以杨家坊为重心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烧契据、开仓分粮等工作。杨家坊杨氏家庙即成为当地载入史册的红色大宗祠。
在20世纪60年代,杨氏家庙被当地政府用作粮站,1976—1997年为新建乐江学校、乐江小学礼堂。至1998年,乐江学校将杨氏家庙归还杨氏裔孙后,再次进行全面修缮。成为杨家坊及周边杨氏裔孙集族议事的场所,也是闽西及省内外杨氏裔孙追宗认祖的联谊之处。2002年3月6日,列为连城县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为乐江、乐联两村文化活动中心和老年活动中心。
杨家坊杨氏家庙建筑座西北向东南,东20米至村中南北向大道,南至杨氏九三郎公祠,西50米至大水圳,北40米至大水圳,砖木结构、青砖灰瓦、飞檐翘角;总占地面积约6400平方米,大厅进深22米,宽16米,上厅高6.6米、下厅高5.6米,建筑面积352平方米;大门前雨坪600多平方米,中轴线依次为门廊、下厅、天井、上厅。上下厅以左右廊相连,门廊以两根圆石柱承托雕花斗拱重檐牌楼,牌楼正中悬挂“杨氏家庙”大牌匾,门前左右石狮一对,上下厅沿天井各一对圆石柱相对,硬山墙,三合土地面,保存完好。杨氏大宗祠建筑在结构和装饰上汲取了北京许多宫殿建筑的技法,巍峨壮观、气势恢弘,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配以壁画,展现了明清建筑风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