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大会同志(1947.8.7--2025.8.21)
2025年8月24日上午十时,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兰厅举行了高大会同志告别仪式,沉痛悼念高大会同志。高大会同志的子女、亲属、有关单位和团体代表及亲朋好友参加了告别仪式。告别厅里庄重肃穆,摆满了哀悼的花圈花束和挽联,寄托了对高大会同志无尽的哀思。高大会同志遗体安放在翠柏鲜花丛中,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高大会同志生前的影像资料,让人们默默追忆高大会同志磊落的一生和崇高的品格。
周秉和同志致悼词。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在此深切缅怀高大会同志。高大会同志2025年8月21日与世长辞,享年78岁。他的离去,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忠诚的同志、一位慈祥的长者、一位为国家发展无私奉献的践行者。
高大会同志生于1947年8月7日,他的父亲高崇民是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是西安事变的重要参与者和功臣。他的长兄高存信是人民解放军开国将军、炮兵第一副司令员,是人民炮兵建设的奠基人,他不仅投身多场关键战役,还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担任志愿军炮兵司令员,立下累累战功。
高大会自幼秉承优良家风,青年时期响应国家号召,远赴山西插队,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意志。其后,他刻苦求学,本科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是北京大学第一届经济系硕士研究生,求学期间,系统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经济学知识,于首都医科大学任教多年,教授政治经济学,育人无数。
高大会同志的一生是勤勉奋斗、无私奉献的一生。他的职业生涯跨越教育、经贸、统战等多个领域。他曾在北京的多所高校传道授业;曾在中国乡镇开发总公司、中国国际友谊促进会、中国中天石油集团等多家重要企事业单位担任领导职务,为国家经济发展和能源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更曾肩负特殊使命,在隐蔽战线上为国家安全事业默默贡献。
高大会同志晚年仍心系国是,积极发挥余热。他于2016年起担任“西安事变后代联谊会总顾问”,致力于传承爱国传统、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后又于2024年受聘担任“海南省文旅局中心智库顾问”,以其丰富的阅历和智慧,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文化建设与旅游发展建言献策。他将历史使命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体现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崇高精神。
他始终怀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尤其念念不忘家乡辽宁开原的建设与发展。他与兄长高存信将军一同,积极为家乡引资引智,支持教育,设立奖学金,并慷慨捐赠父亲高崇民先生的珍贵手迹,为保存历史、教育后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庄严时刻,他手执父亲遗像通过天安门的那一幕,是对父辈理想最好的告慰,也是对祖国最深情的致敬。
高大会同志待人真诚,善于团结,广交朋友,助人为乐,其高尚的品德和务实的作风赢得了广泛的尊重与赞誉。他的一生,是继承父志、许党报国的一生,是光明磊落、追求进步的一生。
高大会同志的逝世,是我们事业的一个损失。他的精神、他的风范、他的业绩,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他的优秀品质,继承他的未竟事业。
高大会同志,安息吧,一路走好。
到场参加告别仪式、或对高大会亲属表示慰问的有:东北爱国志士后代全体、八路军研究会太行分会、纪念西安事变群、东北军后代群、北京纵队红色后代、神木红色文化研究会、北京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覃珊,姚明珊、袁明、杨元惺、朱佳木夫妇、杜鹰、周秉和、张仲群、纪江、程丹夫妇、刘有志夫妇、吴季松院士、罗箭、林耿耿夫妇及外甥邓坚、吕彤羽、李彤妍、梁晓源、万明明、李西平、铁南、周刚、石磊光、赵朋洋、徐梅梅、刘大力夫妇及儿子刘佳宁、姚雪年、阎明光及儿子黄安明、阎兰、许雪青、蔡德慧、王建军、冯松光、冯江华、冯雯文、冯丹云、郭梅夫妇、杜向峰、刘燕秦、赵思恩、刘清扬、杜芳斌、王㵟,以及生前好友王仲荪、王小枫、凌楚、凌锋、林际平、高小远、刘远见、苗鹏等。
高大会同志的子女、亲属向前来吊唁的人们表示感谢。





















周秉和同志致悼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