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阜新万人坑遗址坐落于辽宁省阜新市太平区孙家湾街道新园街1号,占地57万平方米。形成于1940年4月,发掘于1968年,同年9月3日正式开馆,遗址内设有陈列馆(主题展为《掠杀·抗争》),抗暴青工遗骨馆、死难矿工遗骨馆,纪念碑,是日伪统治时期埋葬死难矿工及抗暴青工的墓地,是日本侵略者残害矿工所犯滔天罪行的铁证。
阜新煤炭开发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1914年日本侵略者染指阜新煤田,1940年12月在地下党的秘密策划下,被关押在新邱下菜园子的"特殊工人"300余人,在李振军、朱韬(前者解放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政委、后者解放后任广州军区政治部主任)的组织带领下于1940年12月28日凌晨,拿起手中的棍棒石块同看押军警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目的是冲出敌人牢笼,回到抗日前线,最后终因手中没有武器,寡不敌众。只冲出少数人员,其余全部被捕遭集体枪杀后,埋葬在这里。
至1945年八·一五光复,日本在阜新矿区掠夺煤炭资源达2500多万吨,造成10多万矿工死亡,仅阜新万人坑遗址就埋葬死难矿工达七万多人。在阜新百里矿区内有四个大型万人坑遗址,记录了日本军国主义掠夺煤炭资源的铁证,是东北境内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处死难矿工群葬遗址。同时,鼓舞、励志了一代又一代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爱祖国、爱家乡教育。曾记否,在观众心目中那堆堆白骨述说着中华民族的屈辱史。软弱、落后就要挨打,无知就要亡国。
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是国务院于2006年核定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4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是辽宁省红色旅游景区、辽宁省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辽宁省国防教育基地和阜新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也是日本法西斯突破人类社会发展进程道德良知的最底线,完全违背了国际公法、公理和人类正义准则的典型罪证遗存,是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战争的教育基地。
2014年以来,在国家及省、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纪念馆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与保护。新建了阜新万人坑遗址陈列馆,依据原址原貌重修了纪念碑,完善了参观道路、桥梁、遗址保护围栏、安防、消防等配套设施。纪念馆将以崭新的面貌展示在世人面前,它必将成为激发全民爱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