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与完善,作为成熟的医学知识体系,中医理论无论是在现在还是过去,都是完整的在者。我们所说的中医衰败,本质上是中医理论的当下执行者—中医家队伍的衰败,振兴中医也就是增加中医理论在中国现代社会中展现的强度,也就是振兴中医家队伍。纵观当下的中医家队伍,处在官方环境中的学院派中医在唯科学主义意识形态的同化下,已经走向完全异化性地西化;而没有官方背景的广大民间中医则在学院派中医制定的法规打击下,日趋边缘化,并有被彻底消灭的危险。
我们在呼吁学院派中医回归中医传统继而走向纯化转型的同时,推动现代中医家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中医走向振兴显得尤加重要。民间中医在学院派中医兴起之前,一直是中医队伍的主流;在学院派中医兴起之后,仍然保持着中医的传统成为维持中医存在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在近现代的衰落也可以说是民间中医的衰落,今天需要振兴中医,自然要首先考虑到民间中医的振兴。那么我们该如何振兴中医,换句话说该如何振兴民间中医?中医治病要讲究“辨证施治”,只有剖析民间中医衰落的原因之后,我们才能对民间中医的现状进行“辨证施治”,以便提出有效的推动中医发展的措施。
民间中医衰落的原因
论及民间中医衰落的原因,我想不外乎有两种:一种是内因,中医曾经赖以自然发生发展的文化土壤已经不在,民间中医后继乏人;一种是外因,学院派中医效仿西医管理体制,制定的法规对民间中医进行无情地打压。正是内外双重因素的影响,民间中医在短短的不到三十年内走向消亡的边缘。
首先,儒家文化的衰落使得民间中医丧失了自发产生的土壤。
中医是在中国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内容的六经、儒家和道家为主流的固有文化的环境中土生土长的,其思维方式、认知方法和理论形态是与其他文化部门相同的。一个人只要认真学习和掌握了中医以外的中国固有文化,事实上也就掌握了中医的思维方式、认知方法和基本原理,然后再去学习中医,那么就很容易领悟中医的精髓、把握中医治病的临床技巧。“秀才学医,笼中抓鸡”就是这种现象的形象表述。中国古代社会是以四书五经为教育基础的社会,国家科考考的是四书五经,老百姓学习的也是四书五经。在这种文化环境下,中医具有丰厚的生存与发展的土壤,一些不能中举或者无意科考而愿意从事悬壶济世的读书人,往往在具有坚实的中国固有文化的基础上通过拜师学艺或者自学,很快地就能从事临床,给自己的亲戚朋友或者贫苦乡亲看病。
在以儒家和道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古典文化氛围中,中医在民间具有牢固的生存与发展基础,几千年以来中医一直就是在民间自然地生长着。然而,随着西方文明携带着西方文化的入侵,中国社会在近代为了摆脱被动挨打的局面抛弃了自己的固有文化,开始大肆传播西方的以科学和民主为主导的理性主义文化。国家考试不再考过去的四书五经,青年学生学习的也不再是中国固有的四书五经,而是西方的数理化。同时,中医教育也归为国家控制,由各大中医药院校按着国家制定的中医政策进行培养。这样,中医过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文化环境在民间荡然无存,除了那些祖传的世家中医之外,几乎不可能再产生读罢四书五经就去改学中医的现象了。即使那些没有考上大学的青年学生,由于他们在校学习的是西方文化,一是几乎不能读懂古代的中医著作,二是在一般的乡镇也买不到那些中医著作,所以他们也不可能去自学中医。另外,西医的高额利润也使得那些祖传世家的儿女不愿意再从事单纯的中医工作,多是进修改行做了西医。
没有了生存与发展的文化氛围,民间中医势必会走向衰落。
其次,西化的中医管理体制对民间中医进行了无情打压。
如果说没有了民间中医生存的文化土壤,而剩余的一些民间中医还能继续苟延残喘的话,那么1999年由国务院颁发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则是让民间中医的生存更是雪上加霜。这部法律不仅残酷地把那些民间中医淘汰在中医队伍的大门之外,也彻底关闭了民间中医的生成途径,促成了学院派中医为中医队伍的唯一合法来源。
这部愚蠢的法规无视中医与西医在教育和管理体制方面的差异,照搬西医的管理模式,让中医“削足适履”,导致民间中医的队伍在原存有限数量的基础上大幅度萎缩。许多有一技之长的民间中医在当地的老百姓缺医少药的情况下不能行医治病。这简直就是对广大农村患者的间接谋杀。
西方文化的土壤很难再生长出能够长成参天大树的幼苗,即使偶尔会出现,也被那部愚蠢的法规给扼杀掉了。因此,丧失了自己赖以存在的文化土壤和照搬西医的管理模式最终导致民间中医走向彻底的衰败。
振兴民间中医是造福于民
中医自身存在的特征和规律不适合实行医药分开、集中看病、集中住院的方式,与西医相比,中医更适合医药一体化的中医馆。
中药材在临床应用中往往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炮制,而在中医院里医药是分开的,开方子的中医师几乎不知道自己处方中的药材符合不符合要求,这可以导致药方两别的情况。同时,一般的医院都实行轮班制,这种看病方式疏远了患者与中医师之间的关系,导致医生与患者之间不能及时沟通或者失去联系。这种现象不利于中医对患者作长期的诊疗。现代医院是一个庞大的医疗机构,里面有众多的在职闲杂人员,为了养活这些闲人,为了给医院多创收利润,仅仅依靠少数水平高的中医师来维持经营是很困难的,所以就必须购置西医的诊断仪器,让患者进行高昂的西医式检查,同时开具具有高额利润的中成药,进而从患者那里多赚取钱财。医院的创收导致整体医德的下降和中医的西化。医患关系的疏远,再加上西化的中医师对现代诊疗仪器的依赖,这都会导致中医队伍整体医疗水平的下降。
与以上走入困境的学院派中医相比,民间中医则具有自己无可比拟的传统优势。
首先,民间中医一般采取师带徒的心心相授的传承模式。
弟子不仅在师父的要求下要苦读医书(这里的教材一般都是经典著作和古代临床大家的心得),还要如影随形地一起诊治病人。学徒在学习中提高临床水平,在老师帮教的临床中去进一步领悟医书要旨。在一个培养周期(由老师自己定,一般是徒弟要学会独立诊治病人为限)之后,弟子往往满师就可单独行医了。这是一个完整的修习过程,弟子不仅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熟读医书,而且还能学习老师的经验临证直到独立。
一些学院派的中医指责民间中医没有学习系统的中医理论知识,这完全是根据他们自己的状况作出的主观臆断。事实上,与学院派中医学习的那些已经西化了的三流教材相比,民间中医往往更能系统地学习原汁原味的中医理论。就我所知,老师为了便于徒弟学习基础知识,往往把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编成歌诀让弟子随时记诵,《医宗金鉴》即可印证。
这样,民间中医不仅能够学到真正的中医理论知识,而且其临证经验也远比学院派中医生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