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聊斋俚曲戏《般阳桥》剧照。闫盛霆摄
中红网山东淄博2019年2月1日电(闫盛霆、郗文娇)“前面不远般阳景,不炫炫衣巾,意难尽……”旋律响起,主角高大兴得意洋洋地出场了。1月26日,大型聊斋俚曲戏《般阳桥》首场演出在山东省淄博市聊斋俚曲剧团拉开帷幕。
该剧改编自《聊斋志异·布客》,讲述的是奸商高大兴的故事。高大兴坑蒙拐骗,无德敛财,折了阳寿,死难临头。经与前来捉拿他的鬼差一番交涉后,延了一个月的死期。自此,高大兴决定弃恶从善,重新做人,留点念想在人间。于是,他耗尽家财,要为老百姓修座桥,这桥取名“般阳桥”。他从善修桥的义举感动了阎王爷,阎王爷下赦令,留下大兴一条命,让他修完般阳桥,回报般阳河两岸的父老乡亲。为此,他也得到了好报。该剧宣扬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伦理,警示人们积德济世,觅求好报,弘扬社会正能量。
据聊斋俚曲剧团王世珉老师介绍,剧团自2018年1月开始创作,在剧本创作、作曲、配戏、演员学唱、导演导排等过程中,不断修改、丰富,使该剧愈加完整,终至面世,举行首场汇报演出。《般阳桥》将是2019年聊斋俚曲剧团送戏下乡的重头戏。剧目已经进入新春戏会的节目单,观众可以在正月十一到正月十二期间的淄川新春戏会上“一睹为快”。
聊斋俚曲传承人、老文艺工作者陈倩表示,《般阳桥》用聊斋的手法,通过一个“鬼差”的点化把奸商高大兴改造成行善积德的一个人,这个主题很有现实意义。聊斋俚曲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淄博的一张名片,也是淄川的一张名片。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支持,相信聊斋俚曲的保护和传承会越来越有前途。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创新、不断的去研究、不断的去改造,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积极地往前走。今天《般阳桥》的首演便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据了解,短短几年间,淄博市聊斋俚曲剧团在老艺人的带领下,实现了由原先的说唱形式到集表演、唱念于一体的综合舞台艺术的华丽转变,不仅挖掘、抢救了聊斋俚曲的曲牌音乐,还实现了由聊斋俚曲向聊斋俚曲戏的跨越发展。目前,艺术团有演员40余人,平均年龄63岁,年纪最大的演员已近80岁。剧团坚持每年至少推出一部新戏,已先后创作演出了《求骂》、《带着奶奶做新娘》等10余部剧目,相继荣获第二届山东“泰山文艺奖”三等奖、首届山东地方戏新创作小戏展演二等奖、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山东省“星光奖”金奖等殊荣。2018年11月18日,在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的2018年山东省优秀庄户剧团大赛中,剧团以俚曲小戏《丫头大主任》在全省各地市推荐的49家剧团中脱颖而出,获得“山东省十佳庄户剧团”殊荣。这一荣誉的获得是对淄博市聊斋俚曲剧团莫大的鼓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