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发展,打造文化高地
旅游旺季到过聊斋城的游客或许能见到一位哼唱俚曲的老人,他就是年逾九旬的吕佩琦,是淄川当地为数极少能用原声哼唱聊斋俚曲的人。这几年,为整理挖掘聊斋文化,不少专业人士包括国外学者请他哼唱原汁原味的俚曲,老人有求必应。吕佩琦说:“我虽然不是蒲氏后裔,但能为弘扬聊斋文化出点力,觉得挺满足。”
俚曲是流传在淄川一带的古老民间俗曲。蒲松龄的《聊斋俚曲》被誉为明清俗曲的“活化石”, 自清代至今已传唱了三百多年,可与《聊斋志异》相提并论。2005年成为“山东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又成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年代久远,很多人不知俚曲为何物。为了不让这一文化瑰宝失传,淄川区在聊斋城内兴建了古色古香的聊斋俚曲茶座,游客在品茗之际,欣赏那透着古朴纯真、悠扬动听的旋律,仿佛又回到了三百多年前的诗情画意之中。
为促进“聊斋俚曲”的传承和光大,2008年7月19日,全国第一个俚曲艺术团---淄川区聊斋俚曲艺术团成立。8年来,艺术团走进高校、农村、社区、军营和厂矿企业,大力开展文化惠民下乡演出,《求骂》、《带着奶奶做新娘》等广受群众好评。在淄川实验小学成立第一家聊斋俚曲少儿艺术团,把《聊斋俚曲》列为乡土校本课程,在学校开展聊斋俚曲的教学传承,让俚曲神韵艺彩撒遍淄川大地。
同时,淄川还连续举办国际聊斋文化旅游节、聊斋民间艺术灯会等活动,专门设立了蒲松龄短篇小说奖和蒲松龄文艺奖,吸引了大量海内外游客。
为真正让古文化“活起来”,淄川区还依托文化资源,建成了聊斋城、梓橦山、梦泉涌泉齐长城、1954陶瓷文创园、齐鲁佛山等一批极具影响力的旅游景区,为文化传承发展注入一股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