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提到家教、家风。他本人以好家风示人,同时要求领导干部带头搞好家风建设。2015年新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2016年初又再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可见,家风不仅是一家一户的事情,而且事关党风政风、社风民风,是时代的事情、国家的事情。家风是中华文化中最为朴素的沉淀。
家风,又称门风,顾名思义,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一个人的思想、生活习惯、情感、态度、精神、情趣及其他心理因素等多种成分都能体现出家风的传承。家风对孩子的个性发展、举止修养和行为具有非常深刻、持久、独特和潜移默化的熏陶力量。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主旋律,是给家中后人们树立的价值准则。一个家有没有好的风气,会直接影响社会风气。家风纯才能民风正,才能有良好的社会风气。
中国人历来重视家风,关于家风的文字记载更是多如繁星。司马光《训俭示康》中有“习其家风”之语。庾信在《哀江南赋》序中说:“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风;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辛弃疾在《水调歌头·题永丰杨少游提点一枝堂》词中有:“一葛一裘经岁,一钵一瓶终日,老子旧家风。”乔吉的《两世姻缘》第一折中有:“是学的击玉敲金三百段,常则是撩云拨雨二十年,这家风愿天下有眼的休教见。”
而在中国历史的群贤谱上,有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家风。譬如“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是北宋大政治家司马光的家风;“勤奋、俭朴、求学、务实”是晚清重臣曾国藩的家训家风,一直为曾家后人所传承;“做官不许发财”是抗日民族英雄、爱国将领吉鸿昌的家风;而“不经商、不赚钱、低调做人、清廉”则是开国领袖毛泽东的家风;“做自立、诚实和正直的人”是刘少奇的家风;“守法,低调”是邓小平的家风。
南通先贤张謇,也是重视家风、家教的先驱者。他亲笔书录的《家诫》上了中纪委网站的首页头条,成为“最美家风”的典范。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的能影响家庭成员精神、品德及行为的传统风尚,世代相传,绵延不绝,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灵魂的延续。家是每个人成长的第一空间,任何一个人身上都会烙有家风的印记。作为一种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家风对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这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世及生活习惯等等。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有的归纳出来了,有的就蕴含在一家人的朴实言行里。
作为极度重视家的族群,家风无疑是中国人和中华文化中最为朴素的沉淀。中国人说,什么样的家风出什么样的人。此言极是。以我家而言,我从代代口传的家族历史中得知,我们家自洪武六年从山西洪洞县迁到江苏,历代先人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终年在地里刨食吃,勤劳善良,忠厚老实,孝亲敬老,没出过一个不孝之子。可以称得上是,孝顺之家风遗泽深长,代代相传。
我们家的家风就是:祖辈、父辈时常告诫我,为人处事要正直、忠厚、孝顺、仁爱、勤俭,而我也把这些话留给了自己的孩子、孙儿。令人欣喜的是,它真的开始生根发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