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渭头河大缸博物馆参观。闫盛霆摄
市民在淄川区渭头河大缸博物馆参观。闫盛霆摄
渭头河大缸博物馆一角。闫盛霆摄
提起“渭头河大瓮——掴货”这句歇后语,估计淄川人没有不知道的。这句话形象展示了渭头河大瓮的制作要经过手工拍打上千次才能成型的过程,由此引申出来一个人犯了错,要挨揍、有修正,才能慢慢成才成器。
想感受一下渭头河大瓮的魅力,可以来大缸博物馆体验。
渭头河大缸博物馆,坐落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龙泉镇渭头河村。2017年,渭头河大缸博物馆列入全国博物馆名录。
博物馆所在的地方是淄川的母亲河——般河的发源地。清代中叶,淄川的陶瓷生产业逐渐集中到渭头河一带,成为淄博地区陶瓷生产的中心。博物馆周围是兴盛于明清之际的渭头河窑旧址,明清时期完整的两座馒头窑奇迹般的一直延续到现在。这也是我国北方近现代保存完整的仅存一处宝贵遗址,特别是在大瓮的器型制造、创烧、装饰、工艺等方面都具有开创之功。
司维利馆长介绍,渭头河一带自宋、金便有制陶业。明清时期,渭头河大黑碗、大红碗在陶瓷集散地就享有盛名。民国早年,这里的产品开始以大瓮为主,并逐渐成为了风靡北方地区的名牌产品。渭头河大瓮品种多样,底厚壁薄,坚硬敦实,不渗水,经久耐用,行销中国整个北方地区,长盛不衰。其生产一直使用延续了上千年的原始制作工艺,直至上世纪60年代,牛拉碾、人採泥、手拉坯、泥条盘筑成型、手工剟修、窝窝头窑烧成等生产工艺仍在沿用。
2012年,渭头河古窑址的发现带给文物界极大震撼。窑址内大型石碾、沉浮池、晾泥池、制作间、馒头窑等古迹完整展现了古人陶瓷制作工艺流程,成为山东地区唯一一处工艺流程清晰,保存完好的古代窑址,全国罕见。在古窑址附近,司维利通过四处收集渭头河窑出来的产品及各类大缸,精心准备,建立渭头河大缸博物馆。
博物馆以“中国大缸发源地、中国园林陶瓷发源地、中国工业陶瓷发源地”三大板块为轴线,以大缸为主,突出园林陶瓷、工业陶瓷、日用陶瓷。全面阐述了渭头河窑业的发展变迁和民族传统工业的有序传承,展示渭头河民窑文化的特征风貌。博物馆内共有300多个品种,涵盖元、明、清等年代文物。
走进渭头河大缸博物馆,门口的台阶旁,四四方方的玻璃将历史久远的井口罩了起来,井下的阴凉让玻璃上缀满了一颗颗水珠,“圆圆水泡连升上,好似珍珠满井中”。司维利馆长把这里取名“珍珠满井”。任谁走到这片玻璃跟前,都会停下脚步仔细观赏一番。
一楼的大厅里,一方一圆两个大缸在门口迎客。高1.08米的圆形大缸为工业用耐酸缸,方形大缸是耐酸槽。这两个大件都是上个世纪50年代的工业用瓷,硫酸腐蚀掉了大缸表层的部分釉料,颜色斑驳。
走进馆内,记载渭头河陶瓷历史的图片与几千件古陶瓷,尤其是“掴货”——渭头河大瓮系列,让你大饱眼福。
展厅中,最大的大缸直径为800公分,历史最悠久的则是清初的窑角大缸,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岁月没有影响大缸的使用,足以看出渭头河大缸的生产技术之先进。渭头河大缸的产生和发展是一部灿烂的陶瓷文明史,它的成功既得益于成熟的工艺、当地的青黄土原料,更得益于劳动人民的智慧。大缸生产由手工拉坯打坯发展到机器成型和滚压,成为民窑传统特色产品。这才确立了渭头河大缸是中国陶瓷大缸的发源地的历史地位。“像这样的大件,工艺成型难度很大。制作出来以后,工人们大缸套小缸,像俄罗斯套娃那样,一套缸可以套十七、八个,以节省大缸在窑炉烧制时的空间。”司维利介绍。
“叶轮竟然可以是陶瓷做的?”在工业陶瓷展示区,一个复杂的部件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在这里,看到了工业用的粉碎器、陶瓷泵,还有陶瓷叶轮、过滤器等等,全部制作精良,耐酸耐碱耐腐蚀。“这都是标准件,在机器上可以和其他部位吻合,接着就能用的。你看,现在的泵壳子现在都是铸铁的,可在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因为钢铁缺乏,这样的部件是用陶瓷制作的。”司维利当场演示起展品的使用方式,据了解,当时这些产品是直接代替钢铁使用的。渭头河窑的工业陶瓷生产盛于20世纪50年代。1954年之后,生产出了硫酸缸、硫酸槽、泵叶轮、瓷反应釜等耐酸、耐碱、耐腐蚀的工业用品,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工业陶瓷发源地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