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晓华是中直育英小学第二届毕业生。她1941年出生于四川三台。1963年从上海电影专科学校导演系毕业后,在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任场记,1977年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副导演,1982年任导演。
石晓华生长在一个革命干部家庭,抗战爆发后,父母撤至四川继续搞革命运动,石晓华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出生。幼年紧随革命的父母在红岩村托儿所长大,逢年过节或八路军打了胜仗红岩村便要搞联欢庆祝活动,每到这个时候,年幼的晓华都要上台演出,她那认真 煞有介事的表演为她今后的艺术道路奠定了基础。石晓华少年时代在动荡复杂斗争的环境中度过,她的经历在同龄人中是少有的,在她执导的《泉水叮咚》及后来的作品中,她都致力于表现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感情,这些与她丰富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石晓华是谢晋的弟子之一,是谢晋执导的《青春》《啊,摇篮》等影片的副导演。1982年由她独立执导的儿童片《泉水叮咚》获得多项奖,享誉海内外,与她多年来的刻苦是分不开的。石晓华在她后来的几部影片中,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个角落挖掘出深邃的内涵,仍然保持朴素的风格,尽力使影片的形式和内容结合得更好。1997年,石晓华又执导了电视剧《 儿女情长》,展现了普通上海市民的生活,获得了观众的好评。
石晓华以她的人格魅力、生活阅历和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使她在漫漫的艺术道路上不断地有所突破、有所超越。用她自己的话说:“我不能总在原地踏步,要努力让每部作品尽可能地往前走一步。”
她执导的电影还有:《浪花细沙》 (1983) 、《二十年后再相会》 (1984)、《娃娃餐厅》 (1986)、《性命交关》 (1986)、《偷鱼贼》 (1988)、《情洒浦江》 (1991) 、《神警奇偷》 (1992)、《都市萨克斯风》 (1994)、《笑傲云天》 (1995)、《绿色柔情》 (1999)。
2000年10月底,石晓华执导的电视剧《情长路更长》在青岛开机。由于连续作战,过度劳累,石晓华先后两次晕倒在摄影现场。制作成本有限,时间不等人,石晓华固执地不听领导劝阻,仍然带病坚持在现场指挥。两个月后封镜,紧接着又马不停蹄地进入后期制作。最终,她和全体制作人员的艰辛劳动,得到很好地反响。
《青春》右2石晓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