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4月生于延安,陕西子洲人。
宝剑磨砺始出刃,梅花苦寒方吐香
安民出生于革命家庭,父亲安子文曾长期担任中央组织部部长。文革中,安子文受到严重冲击迫害,安民也自然成为“黑帮子女”。但他并没有向厄运低头,而是主动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得到了受益终生的宝贵财富。
1970年7月,在推迟了一年多后,安民终于从国际关系学院毕业,被分配到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他先到最基层的生产队劳动锻炼,又参加农村斗批改运动,但还是没能摆脱“黑帮子弟”带来的噩运,被捏造罪名押送到赤城云州水库劳改。决定他这次命运的地方恰恰名为“镇安堡”(大队),以至多年以后,他都认为大概自己命中应有此劫。安民每天和社员一起走十里多路到水库砸石头、垒坝坡,挑水上山种树浇水,下排水渠挖沟,每日两餐,体力增强,身体倍儿瘦。1971年5月,赤城的排水渠依然冰冻,安民在渠中劳动冻伤了腿。直到11月份,他才结束劳动,被分配到城关公社中学当教师(离县城近,便于监管)。1972年,安民又因“黄帅事件”,以犯“师道尊严”之罪在全县遭受批判。安民在赤城这个农村老区待了五年,经历坎坷,吃尽了苦头,但是极大地磨练了意志和筋骨,他始终将毛主席的“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语录作为座右铭,坚定了绝不向黑暗低头、勇敢迎接人生挑战的处世的信条。五年间,通过接触形形色色的人,通过对现实的深入观察和思考,安民深刻地体察到农村最基层“文革”的弊端和危害,也大大提升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和思维能力。
1975年10月,按中央政策,安民被调到安徽淮南化肥厂,陪同刚刚从秦城监狱中释放出来、流放到该厂的父亲。淮南化肥厂是化工部直属的大型企业,有8千名员工。现代工业生产的性质决定了工厂的各级干部和技术人员必须科学地按流程安排生产,不能像基层农村那样为所欲为。安民感受到了工业现代化进程中人群素质的提升,感受到了工厂里阳光的温暖。尽管是一个文科生,安民在近四年中负责生产调度,在实践中边干边努力学习煤化工生产流程,和工人、技术人员打成一片,相得益彰,不仅没再被批斗,反而两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安民分管造气、供水、脱硫,变换,锅炉和部分机修调度工段,既长了知识,又提高了觉悟。四年间,安民真切地感受到绝大多数工人、同事对“四人帮”倒行逆施的痛恨,真切感受到他们不避嫌疑公然对父亲爱护帮助,心中无比感动之余,暗自提醒自己:人间正道是沧桑,绝不能灰心丧气!
从1970年7月到1979年3月,在农村五年、工厂四年,给安民留下了难得的人生经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对中国社会有了更广泛、更实际的了解,深深地接了地气,意志品质获得明显的升华。
踏破东海万顷浪,两岸通商终启航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父亲得以平反,1979年4月初,安民也回到阔别近十年的北京,被中组部分配到原外贸部,主要从事国别地区政策工作。尽管有国际关系学院的学习经历,但一直没有从事专业工作,一切都是从头学起。最初,安民分管马来西亚的业务,协调开创了自马来西亚进口大宗棕榈油项目。一年后,得到领导充分信任的安民被安排到对台湾贸易这个全新的工作岗位上。从那时起,安民就与对台经贸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再也没有脱离这项以经济促政治,为祖国统一创造条件的伟大事业。
从1949年国民党反动派逃往台湾,到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海峡两岸隔绝30年,使得祖国大陆对台湾开拓“三通”的任务是开创性的。坚决遵循中央“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工作方针,推动对台贸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安民和同事们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可谓“踏破东海万顷浪,铸就两岸通商路”。安民参与了不同阶段一系列对台经济贸易政策的制定,接触了无数台湾各界人士,见证和批准了无数对台湾企业的合同签定和落实,批准和组织了大量大陆主要外贸企业和各地方对台经济交流活动和展销活动,为吸引台商和成立台资企业做了大量工作,为海峡两岸最终直接通商和建立制度性合作机制倾注了大量心血,为东南沿海各台湾渔民接待站对台小额贸易、大陆对台渔工劳务合作制定政策和处理纠纷付出了大量辛勤的汗水……。几十年辛苦倍尝,海峡两岸直接贸易、直接投资、直接结汇、直接运输的正常渠道和平台终于搭建起来,直到今天,安民回忆起来,都觉得一切心力的付出都是很值得的。
基于同样“一国两制”的方针,稍后些时期安民又参与了对香港和澳门的经贸联系工作。除了利用香港作为初期对台工作的联络平台,安民还分管并经办内地驻港驻澳经贸机构,包括华润(集团)公司的工作。2003年春,遵照国务院指示,安民参与制定《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2003年6月29日,CEPA在香港签字生效,为内地扩大对香港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1997年秋,安民还受命作为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经济组召集人,参与了筹委会工作全过程,并出席了1999年12月20日中央政府对澳门重新行使主权的隆重仪式。出于工作需要和对其能力的认可,1986年安民被任命为原外经贸部对台贸易办公室副主任,1990年任台港澳司司长。
呕心沥血为开放,奖掖后人美名扬
由于坚定的党性和出色的工作,1996年6月安民被任命为部长助理,2001年2月被任命为外经贸部副部长。商务部组建后,又担任了商务部副部长。职务进一步提升,肩上的责任也进一步加重了。担任部领导期间,安民先后分管了亚洲司、台港澳司、人事司、贷款司、老干部局、培训中心、国际司等司局和单位的业务,在新的岗位上又做出了新的贡献。
亚洲共有26个国家,安民去过19个,无论是召开双边经济贸易联委会,还是组织贸易协定谈判,无论是处理双边经贸事务,还是安排劳务工作和重要经济项目,都能见到他忙忙碌碌的身影。因为组织无偿援建大安玻璃厂项目,安民曾获得朝鲜政府颁发的二级勋章;因为实施太原钢铁厂复建项目,安民曾获得越南政府勋章;因为协商援助和军品贸易、推动瓜达尔港项目等,安民曾获得巴基斯坦政府表彰勋章。从与印度谈判贸易共同原则协议,到处理安排伊朗德黑兰地铁项目,再到协调菲律宾北部铁路建设项目……安民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但在经过艰苦努力之后,都得到了圆满解决。作为代表团成员,安民陪同江泽民主席访问朝鲜、越南,陪同朱镕基总理访问印尼并签订援款协议,为祖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初期,为解决建设资金短缺问题,我国曾接受22个国家和两个国际组织的政府性质贷款。当时外经贸部贷款司负责这项工作,其中安排谈判、促成协议、处理还款都是很棘手的工作。由于当年各省对外国政府贷款性质的认识和还款安排不妥,导致大量款项到期偿还不了,这都需要我国政府负担责任。从1997年6月到年底,安民带队从黑龙江到海南,分别同欠款省市有关领导商谈,调研、催办还款事宜,费尽了心力,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1996年担任部长助理后,安民受吴仪同志委托,协助石广生部长分管了七年人事干部工作(包括了老干部局、培训中心、机关党委和部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工作)。七年间,安民坚持党的建设和组织干部工作原则,秉持党性,不怕压力干扰,认真选拔和培养优秀干部,带好整体干部队伍。他广泛联系群众,注重调查研究和工作方法,仅人事谈话就共计1200余人次。对有问题的人安民敢管敢处理,对部级和更高处来的“关照”和压力,只要不合原则就坚决顶住。即使在无力无奈的时刻,安民仍亮明观点,保留意见。经过安民选拔的干部中,司局级以上没有出大纰漏,近年升任省部级干部的达十人之多。商务部现职正司长之中,有很多人是安民在位时选拔的。看到他们仍肩负重任,以很高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为党和国家效力,安民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欣慰。安民的党性原则也得到了广大干部的认可,很多干部谈到安民时都由衷地感叹:“大江东去,充满钙质!”
平易近人爱群众,老骥伏枥斗志昂
安民虽然是老干部后代,但是对世事始终虚怀若谷,对同志始终平易近人。安民关心群众、体贴群众在部里声名远播,其中最为突出的事例是为机关干部分房。原外经贸部及其直属单位干部职工住房难问题一直很突出,争取房源不易,分好住房同样困难,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办法,没有公开透明的制度,群众难免意见极大。1999年“三讲”期间,安民迎难而上,主动请缨承担分房工作。后来石广生部长向中组部反映,安民不怕死,敢于主动担当分房工作。安民坚信,只要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分房难题一定能解决好,一定能为干部群众提供公平公正的生活保障。他坚决秉持公正、公平、公开原则,制定了一套比较科学的工作思路和方法,调整和扩大领导机构、成立分房工作小组,建立规章制度,亲自担任组长6年。其间,部里经历两次较大规模分房。选新房,建新房,上网评分分房,处理109件群众来信,组织各级别、各年龄层次公务员座谈,坚决顶住压力处理个别领导违规作弊行为,安民忙在其中,也乐在其中。分房涉及新房分配和旧房周转,惠及共两千多人次,安民为党和干部群众做了一件大好事。甚至在退休两年后,商务部处理新发生的分房问题时,还来向安民咨询,充分说明大家对安民高度信任。很多同志至今还在感念安民给他们分房分得好,老领导宗旨意识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