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最新播报
伟大的征程 壮丽的史诗——忆我随父母从延安行军到西柏坡(组图)
2018-05-08 09:35:12
作者:魏兰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六十年过去了,毛主席带领中央机关撤出延安的动人场景还历历在目。延安的老百姓哭着舍不得部队走……

    1946年秋天,蔣介石撕毁重庆谈判协议,准备打内战。他集中了强大的兵力,派胡宗南进攻延安。毛主席决策,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部队、机关全部撤出延安,以战略退却转为战略进攻,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此时,我随父母刚从周恩来在南京的八路军办事处回到延安。这时我快满6周岁,已有些记事了。

    我们是在1947年3月18日撤离延安的。起初是中央军委派吉普车把同行的妇女小孩先送到蟠龙。总政傅钟主任和父亲等干部是骑马到达蟠龙。第二天,我和妈妈是坐在一架毛驴拉的板车去瓦窑堡。同年五月,我军围歼胡宗南军6700余人。

    在撤离延安时,由时任总政治部主任的刘少奇负责中央机关的队伍行军。因父亲所在的机关属于军委总政治部,为了工作的需要,安排父亲和傅钟副主任部门的人与刘少奇伯伯住在瓦窰堡(现名为子长县)九沟台村的同一个院子里。

    就职于总参军调处当翻译的王光美阿姨也与我们住在同一个院子里。那时她还没有与刘少奇结婚。她和妈妈的关系很好,(这时母亲已是总政治部秘科的秘书)她常到我们住的房间与妈妈聊天,她将一枚精致的发卡送给我,别在我头上,我高兴地跳起来。

    有一天,院子里来了一位手中拿着照相机的叔叔,给我们照相,这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经过七十年历史的沧桑,被保存了下来。

    在瓦窰堡,小圃阿姨想尽办法做了两个毛驴可以驮着走的木架子小床,一边装一个孩子,另一边装两个,这样才创造了小孩夜行军的安全条件。从瓦窰堡出发到绥德,离敌占区越来越近,开始行军时我们没有经验仍是在白天走,那长龙似的队伍浩浩荡荡的铺设在大路上,目标很显眼,结果就遇上了敌机的低空轰炸。开始就听见远处飞机传来隆隆的响声,很快就又听见队伍中大人的喊声:“停止前进,立即隐蔽,赶快卧倒!”妈妈马上拉住我的小手,很快地跑到路边的一个土沟里,带我爬下,不准动!不一会就听到不远处飞机投下炸弹爆炸的轰响声、机枪哒哒的扫射声,我看见四周烟尘浮起,哨烟弥漫,尘土飞扬,扑的我满脸满身都是灰。我因第一次见到这种场面,不知道害怕。后来我听妈妈说,王若飞的大儿子,就是在这种轰炸扫射中被打死的。

    我们这支没有战斗力的队伍,为了减少暴露行动目标,只能白天睡觉晚上行军。我非常不习惯,部队一到宿营地,大人们都去睡觉了,我睡不着,到处乱跑,去看马吃草、逗毛驴。行军时特别忌讳小孩大声哭闹,因为那时敌人的飞机特别猖狂,他们知道我们没有高射炮打它,所以飞得很低,连孩子的哭叫声都可以听到,以此来寻找轰炸目标。为此,晚上行军时不仅要用衣服被子把小孩的头包的严严实实,有的还用毛巾塞进了小孩的嘴巴,防止孩子的哭闹引来敌机,影响整个队伍的安危。我听妈妈说,廖承志的一个小孩就是因为把嘴巴悟得太严,第二天孩子闷死了。后来我们行军到绥德以北的杨家沟时,敌人把守的严,又遭遇敌机轰炸。这样的事经历多了,也不把它当个事了。后来在孩子们口中流传着一句歌谣:“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飞机啦巴巴!”

    过黄河是最惊险的一幕。我们从绥德到陕西名为碛口的黄河渡口,路程虽不远,但危险却特别大。这里是我们与国民党争夺的重要拉锯地点,战斗激烈。虽说我军在过河时已控制了这个据点,但敌人并不死心,派胡宗南的部队追击,河对面有山西闫锡山的军队拦截,天上还有敌机不停地轰炸;再加上天气也不帮忙,过河时已到四月开春时,正是黄河涨水之季,风大浪高水流急,船在水中一不小心就会被大浪打翻。故在渡河前大人们都做了充分准备,为了防止敌军干扰,选择了晚上渡河。渡河前,父母将我用毯子包住,再用窠腿带把我牢牢地捆在毛驴的背上,然后把毛驴赶到船上,父母一块上船。在船上父母亲最担心牲口受惊乱动将船打翻,将我们推向激流之中,还好,这些事都未发生。在漆黑的夜空里,只听见黄河激荡的哗哗水流声,由熟习水情的船工一浆一浆的把我们送到黄河对岸山西境内。

    部队继续行军,经三交、临县往北走。那时,父亲带着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给他的亲笔信,率工作组到山西晋绥地区及部队调研。父亲来到蔡家崖晋绥军区贺龙部队的司令部,受到贺司令员的热情款待,他握住父亲的手说:“欢迎总部来的客人,我们军内的大秀才!”在这里贺龙与父亲长时间的促膝谈心,他详细讲述了从一把菜刀闹革命到八一南昌起义的总指挥、长征等传奇经历,给父亲留下深刻印象。

    在这里父亲也到习仲勋的晋绥边区政府做地方群众工作,写出了进一步做好政治思想工作经验报告,递交中央。1948年4月,毛主席“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就是在父亲等人写的调查总结报告基础上提升出来的内容。

    离开兴县后,我们继续向晋北行军。到过界河口、岢岚、五寨、神池、阳方口、宁武,再往北走,特别是过神池、代县地区,大人们严肃紧张,不隨便说话,因为这里是北同蒲鉄路线,有敌军布设严密封锁线战场,战事频繁,常会发生一些意外情况。过敌军占领区我们晚上走,过我军解放区白天走。

    1947年,是解放战争中与国民党反动派激烈较量、战斗残酷的一年。六月,我们从代县行军到原平,这里属晋绥边区六分区,是解放区的地盘。白天行军在路上,沿途有许多枣树林,没有人去采摘,这是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规定。同行的王家泽叔叔,在路边的枣林里捡了几个又大又红的甜枣让我吃,其实我很想吃,但我想起部队的规定,对王叔叔说:“我是小军人,我也要遵守纪律,不能吃枣。谢谢叔叔!”他转过身对妈妈说:“这孩子真好!挺懂事。”

    离开忻州县后我们就行军到五台山。这时已至七月初,五台山下天气很热,上了山却很清凉。过了滹沱河就进入河北省来到平山县温塘村。

    在温塘,当接到党中央的通知后,我们就向西柏坡进军。我们被安置在一座小山下名为嘉峪的村庄。我记得,当年母亲教我做慰问袋,送到前线,鼓励战士英勇杀敌!母亲还领我去参加“三整”、“三查”运动大会。我在群众大会上见到受苦受穷的战士,痛哭流涕地控诉地主老财对百姓的欺压与剝削,全场愤怒地挥臂高喊: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国!

    父亲的工作比妈妈更忙。那时,按党中央的要求,要在平山召开全国敌军工作会议,父亲负责会务文书工作,往往是白天开会,晚上起草文件。所以他几乎每天都要翻过那柏树土山到西柏坡去开会,有一次,他带我去玩,在开会的院子里,我遇见了也在玩耍的李讷,我知道她是毛主席的女儿,我们两开心的在院子跑跳,李讷还分给我牛奶蛋糕吃。

    父亲忙完“敌军工作”会后,劳累再加上气候变冷,得了严重的肺气肿,医生说他的病很重,家属要做后事准备,母亲急的直落泪。 后来医生把父亲附近朱壕村医院去治疗。

    1948年初,我进了中直机关育英小学学习。当时,党中央五大书记在西柏坡一面领导解放战争,一面筹办新中国诞生的各种事情,新中国就是这样从西柏坡走来了。特别是1948年9月,中央准备在这里召开七届二中全会,父亲魏传统参加了大会秘书组工作。1949年3月下旬,父母亲隨毛主席、周恩来副主席的车队一道开进北平,住在香山,进入一个全新的大“考场”,开始全国执政的大“考试”!1949年3月中旬,我跟着学校乘坐军用大卡车,欢天喜地的进入了红墙绿瓦的北京城,住在复兴门外新北京万寿路,傅作义的军营房子里。告别了西柏坡的下东峪。

    从延安撤退,这是一次伟大的战略转移,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暂时放弃了小小的延安,却嬴得了全中国。正如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讲:“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附:总政机关行军路线图

    魏兰简历(育英资深校友)

    魏兰同志原名魏兰兰,1940年11月生于延安,在延安保育院长大。在战争年代随父母转展南北,饱受战火洗礼。1946年初随周恩来赴重庆、南京八路军办事处。1947年随中央军委机关由延安撤退,行军至河北平山县西柏坡。1948年进西柏坡下东峪中直育英小学,1949年随学校进京。1954年进师大女附中。1960年参军进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1965年10月毕业。1997年退休。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师职干部,大校级衔。曾兼任东南大学、哈工大和原华东船舶工业大学教授,中国惯性学会副秘书长。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中直育英小学在西柏坡诞生(组图)
·下一篇:无
·中直育英小学在西柏坡诞生(组图)
·诗词四首
·一个铅笔盒
·“青年之声”读书会走进中青院 陈虎分享长征日记(组图)
·沉痛悼念刘惠芳老师(组图)
·一年一度总相聚 欢声笑语见童心 推杯送盏敬师长 白髮同窗叙友情——2018年中直育英同
·延安儿女故事团召开2018年全体动员大会(组图)
·特稿:中直育英同学会2018年新春团拜会在京举行(组图)
·中直育英同学会2018年新春团拜会在京举行(组图)
·一群老小孩又回到孩童时代——记2018年育英同学会春节团拜会(组图)
中直育英同学会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直育英同学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直育英同学会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直育英同学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