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父辈征程
记南洋华侨女杰黄薇
2014-04-18 14:19:59
作者:朱晴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廖承志转达了组织派她去菲律宾的决定。来到这个美丽的岛国不足三个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她又冒着生命危险开始了新的战斗历程

    1941年9月,黄薇由香港来到菲律宾,以《星岛日报》记者的身份与当地华侨的中上层人士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同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菲律宾和其他东南亚国家一起遭到了日寇铁蹄的践踏。日军不仅杀害了许多爱国侨胞和华侨领袖,还由军部出面出版了华文《马尼拉新闻》,进行所谓“东亚共荣”的欺骗宣传。为了揭穿敌奸的阴谋,抗日组织推出了地下抗日报纸《华侨导报》。(注:该报创建人之一许敬诚即许立同志是菲律宾华侨抗日领导人,1930年的中共党员,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共中央联络部副部长,“文革”中被迫害致死)。

    已经是共产党员的黄薇(此时化名南君),党组织委派她负责《华侨导报》的编辑工作。当时敌人为了严格封锁消息,下令改装民间所有的短波收音机,凡胆敢收听英美广播的一律处决。黄薇和她的同仁们就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冒着生命危险出版发行这份报纸,直到马尼拉光复,整整坚持了三年时间。白天,他们以做杂货生意为掩护,夜晚躲在低矮的阁楼上,边用小小的收音机收听莫斯科、旧金山、重庆的广播,边速记,然后编报、刻蜡纸、油印。阁楼不能站立,也无法旋转桌椅,只能蹲着或席地而坐,时间久了腰酸腿麻自不必说,可他们就这样通宵达旦忘我地工作着。

    地下报纸需要秘密出版,也需要秘密发行。黄薇他们有时把它折起来塞在雪茄烟或火柴盒里,有时把它卷起来装在发蜡筒中,有时藏在《圣经》中送进教堂,有时则压在菜篮下混入市场。而在这些过程中,任何一个小小的纰漏都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华侨导报》很快就受到爱国侨胞们的欢迎,拥有越来越多的读者。许多人认为正是这张地下小报,使人们增强了抗战必胜的信心,提高了对敌斗争的勇气。这样一张被读者视为指路明灯的报纸,自然会招致敌人的恐慌与仇恨,他们不遗余力地追查搜捕,企图扼杀那深入人心的感召力。可是,无论形势多艰险,就是在发行站遭到破坏,一些同仁落入敌人手中的情况下,编辑部几经转移,克服重重困难,仍然保证了报纸如期出版。

    马尼拉光复后,抗日反奸大同盟的总结性文件《三年奋斗史》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华侨导报》的出版,使整个抗反同盟在宣传工作上,在组织的巩固和发展上,在同敌奸作各种斗争上,都起到了极其重大的作用。”

    而当年的一位读者则说:“最初发现这张油印小报,感到十分诧异和惊叹。因为在那黑暗的沦陷时期,住在马尼拉的人夜里听到日本宪兵的军靴声,就已经在心惊胆跳。但偏偏有那么一群不怕死的海外中华儿女,竟敢向野蛮的日本法西斯挑战……万分敬佩。”

    时势造英雄,这话也许不假。但不知为什么,坐在这位资深的新闻界老前辈面前,听她以平淡的口气谈着自己的往事,以热切的心情关注着社会的现实,我总觉得她是一位很“特殊”的女性

    女人总是把爱情看得很重,需要有人呵护,有人疼爱,再“事业型”的女人也难免要把相当的情感、时间、精力交付给家庭和孩子。

    黄薇则不然,自从她在初恋的情感与理想的追求间选择了后者,以后的10几年中从前线到后方,从国内到国外,她的青春,她的热情,完完全全地奉献给了祖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斗。虽然不断有人向她射出爱情之箭,却没有谁能够占据她的心,因为她的心里装满了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命运。直到35岁那一年,她才和一起在《华侨导报》工作的龚陶怡结成连理,但是,因形势紧迫,新婚第二天,他们又被迫各奔东西。

    那是1947年10月,菲律宾当局受国民党的挑拨和唆使,对华侨进步人士和进步报刊的迫害日益加剧,作为总编辑的黄薇被菲国家调查局传讯,《华侨导报》被迫停刊,组织安排她紧急撤到香港,并提任为新华社香港分社第一任总编辑(注:当时的社长是乔冠华同志,后来的外交部部长;副社长是肖贤法同志,后来的宗教事务管理局局长)。就在黄薇撤离菲律宾的前一天他们结了婚。为了躲避菲宪兵的搜捕顺利飞抵新的岗位,这一晚她编完了最后一期报纸后,就转移到机场附近一个朋友家中。而龚陶怡作为总经理则必须留下,处理报馆的遗留问题。直到一个月后,这对新婚夫妇才得以在香港聚首,开始他们的共同生活。

    第一个孩子出生不久,黄薇作为华侨代表要到北京出席第一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第一次全国青年代表大会和亚洲妇女会议。只有5个月大的孩子就被表姐送到了新加坡的舅舅家,孩子重新回到妈妈身边已经是5年之后的事了。以后在中央机关工作的几十年里,她仍然没因孩子和家务影响工作。孩子分别住在学校和幼儿园,夫妻俩平时大都是在食堂吃饭,晚饭后还要回到办公室继续工作。直到现在,她也不会烧菜煮饭,总是老伴儿做什么便吃什么。

    十年动乱中,康生一伙捏造罪名,黄薇被迫接受批判和审查。有的人顶不住走上了绝路,她却十分坦然:“我的历史是自己用行动写出来的,我对自己最了解,如果做过什么对不起党的事想瞒也瞒不过去,没有做的硬逼我承认也办不到。”大冬天她被关在没有暖气,不见阳光的“牛棚”里,不但无法照顾上小学的小儿子,还需要他每天来送饭。一个星期天,因为儿子从家里送来了一杯咖啡牛奶、几片面包和一只煎蛋,“造反派”不能容忍她吃得这么“资产阶级化”,遂决定让食堂派人来“牛棚”售饭,她告诉我:“当时我高兴得不得了,再也不必让孩子一次次为我送饭了。”

    这是一上午她说的一句最富母爱色彩的话。以常人的标准来衡量,她或许不是一个好母亲,她从不以自己为国家和民族做出的贡献当资本,为孩子谋取些什么,也不为他们的前途操心,一切全凭他们自己去努力。可是,她的孩子们却由衷地尊重她,爱戴她,把她视为自己的益友良师。

    “文革”后期,当年的战友从菲律宾回来找不到黄薇,打听到她和许多当年战斗在海外的老战友都背着“特务”的罪名而被关押审查,有的还被迫害致死,感到非常不平。他们通过联合国给周恩来写信:“黄薇出生入死,怎么可能是特务呢!”是周恩来的关怀,使此案得以全面审查,并被证明是冤假错案。后来,面对“政治历史清白,对敌斗争英勇”的结论,她十分平静地说:“不过是还我原来的面目嘛。”

    个人的功绩以及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她都看得很淡。回首往事,她说:“我一生没有什么大的建树,只是问心无愧,非常坦然。”对国家对社会,她却一如既往地关心,她说:“党风是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党的干部一定要为老百姓干实事,作表率。”

    这位80多岁的老人虽早已离休却并未赋闲,除应报刊、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南方局党史资料组写些回忆录和史料外,还重新收集整理了过去发表的战地通讯,以满足出版社出书的要求。这是一个耗时费力的工程,全部稿子都是她的侄子黄清渠(原广东省副省长)从新加坡图书馆的当年报纸上翻拍后影印出来的,字迹小清晰度差又都是竖排的繁体字。她硬是一字字辨认,一句句订正誉清,整整用了一年的时间。这本由舒同题写书名、伍修权作序的《回到抗战中的祖国》,既是很好的爱国主义读物,又有难得的史料价值。此外,她家的客厅里还摆放着一座熠熠发光的大奖杯,那是她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撰写文章的所获。

    朴素的衣着,平易的话语,和蔼的微笑,看上去普普通通的一位老人。然而,丰富的人生经历,崇高的思想境界,独特的人格魅力,使我由衷地敬重她。

    (原载《中华儿女》杂志海外版1996年第11-12期)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自学汉语 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我的父亲阿不都克里木·阿巴索夫(组图)
·下一篇:汾河侠女——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代女兵王亦侠(组图)
·中秋夜雨
·辉煌60周年·竞相绽放的五朵鲜花——记家乡的五位女少数民族企业家(组图)
·同庆胜利日 共圆中国梦——记9月7日育英校友与南京红后代联谊会的联欢活动(组图)
·永遇乐·阅兵日念双亲
·破阵子·九三北京大阅兵
·北京八一校友会和中直育英学校同学会的代表前往三零五医吊唁汪东兴同志(组图)
·歌声带给我们力量(组图)
·中直育英学校同学会代表吊唁万里同志(组图)
·育英学校2015年中考喜报
·北京合唱协会关于开展向宫海燕同志学习的通知
中直育英同学会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直育英同学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直育英同学会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直育英同学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