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西路军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得与失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在河西地区的永昌、山丹、临泽及高台建立苏维埃政权,虽然说给河西“二马”以沉重的打击,为策应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却为在执行西进打通国际通道任务上,埋下失败的根源。陈昌浩在《关于西路军失败的报告(节选)》中说:“我军在甘北地区与二马作战之客观困难条件(甘北地形之奇特,气候之严寒,人烟散聚无定,沙漠之辽阔,堡寨之艰险,山势之荒野,饮水之缺乏,粮食之少与缺乏,故一般来说,不利于野外作战,不利于游击活动,不利于死守一地,不利于孤军独战;以我军之实力,人多兵少,枪少弹缺,饥渴疲乏,行动迟缓,无补充,无后方)与特长(长于游击战游击集团之围,声东击西,轻装速行,少以行钳制,多以行突击,秘密企图,且战且息……” 保护根据地,必然要分兵防守,导致不能集中优势兵力给马敌以沉痛打击。他指出:“因为不能集中兵力,实行包围战,故不能不走到单纯防御。而单纯防御的结果,不能不使我们只有与敌人拼消耗,高台以后持久防御是实迫处此,而高台以前之单纯防御是自取其祸。” 又说:“分兵去抢占要点,诚属不妥,在甘北地形敌情及我力实况,可以不分兵抢占要点。因为主要方面不能歼灭敌人,虽抢占要点(如永昌、高台……)亦无所用,而正因为抢占了要点,兵力单薄,给予敌人各个击破之力(如高台……)”。
徐向前在《西路军为什么终于惨遭失败》中说:“要求西路军在永凉地区建立根据地,也是不切实际的。且不说河西走廊的地形、民情如何,仅从西路军面对又是敌人的不断围攻来看,就缺乏建立根据地的起码条件。部队刚进入河西地带,四面受敌,防不胜防,整天同马家军血战,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去从事根据地的创建工作呢?创建根据地,离不开两个根本点:一是先灭敌人,站稳脚跟;二是发动群众,建党建政,前提是消灭敌人,否则更谈不上发动群众。毛主席说过,‘要以创造根据地发动群众为主,就要分散兵力,而不是以集中打仗为主。集中打仗则不能做群众工作,做群众工作则不能集中打仗,二者不能并举。’(《毛泽东军事文选》第185页)对西路军的要求有悖于此,仗还没打胜,就令一屁股蹲在河西走廊,建立,行得通吗?事实说明,压根儿就行不通。”( )
李先念在《关于西路军历史上几个问题的说明》指出:“在河西走廊创立根据地,条件也及其不利。最主要的,一是这一带地区狭小,不利我重兵回旋,而且堡寨很多,城坚难破。二是历史上形成的回汉矛盾尖锐,二马发动势力控制很严,过去没有党的基础,我们要在短时期内把群众争取过来很困难。三是马家骑兵部队机动性很大,我们过去又没有同骑兵作战的经验。四是经济落后,红军取得给养也很困难。可以说,仅仅靠西路军本身的力量,要么在这一个长达近2千里的狭长地带,消灭二马主力,创立根据地,西面接通新疆,东面接通河东,是艰难的。”( )
由于战争形势的千变万化,西路军在河西地区创建的苏维埃政权是由于当时历史条件造成的。在执行中央和军委的指示上是完全正确的。但在执行西征任务上,在河西地区徘徊3个多月,在河西地区摆起“一字长蛇阵”,无法集中兵力,歼灭大量敌人,丧失了战场上的主动权,被动挨打。西路军虽然失败了,但广大指战员在党中央和军委的领导下,为完成中央交给的任务,在及其困难的条件下,进行了顽强战斗,成千上万的同志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五、苏维埃政权的伟大意义
第一,红军的到来,犹如一股春风吹遍了甘肃大地,使闭塞沉睡的甘肃人民呼吸到了革命的清新气息,目睹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光辉形象。红色政权的建立,又似春雷霹雳,震撼了甘肃大地,唤起了千百年来受苦受难的贫民百姓,他们组织起来,当家做主,昂首挺胸地登上了历史舞台。广大贫苦农民有所恃而增加了革命勇气,地主阶级有所惧而不敢胡作乱为。这是旷古未有的大事,是劳动人民开始了翻身掌权的最初尝试。苦难深重的人民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自己团结起来的力量,从而增添了革命斗争的决心和勇气。
第二,各级苏维埃政权为中国工农红军提供了大量的物质支持。它宣传群众,组织群众,为红军筹集粮秣,加工磨油;缝衣做鞋,抵御严寒;提供原料,修理军械;动员各界为抗日救国捐赠金银。所有这一切,使历经艰难困苦的长征红军得到了较好的休整和充裕的物质补充。
第三,各级苏维埃政权动员青年积极参加红军,壮大了革命的声势,增添了革命的力量。它积极组织群众救护红军伤病员,营救、掩护红军失散人员,又为革命保存了一份力量。第四,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建立革命组织,体现了党的民族政策、宣传了党的抗日救国主张,扩大了党和红军在少数民族中的影响。第五,各级革命政权的建立,锻炼了一批革命骨干,也为甘肃人民以后开展的抗日救亡运动和解放战争奠定了很好的群众基础。
总之,红西路军在河西地区建立红色政权,总的来说功大于过,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革命走过的道路是曲折和复杂的,世间没有任何人物或政党是一贯正确的;即使在正确路线之下也难免会有失败与成功的交织、正确与错误的并存。失败于错误,既不会因人为的淡化而消失,也不会因揭示真相总结历史教训而令人意志消沉。相反,它将使人民从历史教训中省思自我,提高自信,并提高历史威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