沦陷期间,张问德随身携带一面中国国旗,他发动群众,经历了四次反扫荡。他手拄一根藤条拐杖,六渡怒江,八越高黎贡山,把抗日的县政府一直牢牢钉在敌后。这位富有正气的读书人用他的铮铮铁骨告诉世人:面对侵略者的铁蹄,惟有宁死不屈的战斗,让其屈服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谁说读书人就一定懦弱怕死?古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今有正气凛然不畏强敌的云南人张问德。正所谓:头可断,血可流,民族气节不可丢。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士大夫骨气胸怀正是中华民族永不灭亡之魂。
光复腾冲之战十分惨烈,历时数十天,我军于1944年9月14日上午10时攻克腾冲,终使沦陷计858天的边城重镇重见光明,全歼敌少将指挥官藏重康美以下2000余人,生俘近百名。整个战役,张问德的后援工作居功至伟。记者于收复后一小时报道:“城内不仅找不到几片好瓦,连青的树叶也无一片。”可以看出“每一寸土地都是浴血奋斗得来的。”
腾冲光复40天后,张问德即挂冠而去,国民政府授予光华甲种二等奖章一枚以示奖励。有人问他如何评价自己在滇西抗战中的壮举,他淡然含笑回答:“我只是中华民族的读书人。”这平淡的回答,更彰显受中华民族精神熏陶成长起来的读书人的浩然之气。以亲身经历,搜集整理当时的文牍、诗词和工作报告,编写了《偏安腾北抗战集》,体现了张问德读书人的历史情怀。
有怀“抗日县长”张问德诗,只留下他对腾冲人民的一片丹心为证:夜硝烟急,难寻天下平。悲风满华夏,虎豹出东京。白发临危立,豺狼恣意行。斥书田岛伪,正气厚仁成。但得除倭患,不求留远名。为民铸利剑,问徳树雄兵。扫净家乡地,宜于百姓耕。怒江多险浪,戎马弃恩荣。光复锄奸日,辞官爱国情。千山云霭过,皓月九州明。
读书人的家国情怀,半世功名真草草,一生心事付悠悠。张问德一身正气、铁骨铮铮。谋国有心扶正气,惩奸无法止贪风。全国解放后,张问德曾任云南德宏州政协委员,于1957年2月17日病逝,结束了他忧国忧民的一生,终年77岁,长眠于他为之浴血奋战过的土地上。德宏州政协题旌“忠恤千秋”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