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无公,真未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奠国著奇功,大好河山归再造; 时局至此,皆误在今日不和,明日不战,忧民成痼疾,中流砥柱失元勋。
这副对联悬挂于1936年上海的段祺瑞灵堂,时人称其为对段祺瑞一生之最高肯定与褒扬,出自曾叱咤中南的大军阀吴佩孚之手。从对联中可以看到,吴佩孚对段祺瑞的评价还是蛮高的。
然何为民族气节?就是一个民族所坚持的信仰追求、文明准则、价值尺度,包括高尚道德、优秀品质等等。这位20世纪早期叱咤中国政坛的政治领袖,时代左右了他的命运,并成就了他的辉煌。30年代,那个佝偻的老者拒绝日本人的威逼利诱,保全了自己的民族气节。段祺瑞是个不折不扣的军阀、心狠手辣的政客、刀尖舔血的旅帅,但是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功勋卓著的共和总理。他的功绩必须得到肯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章士钊和毛泽东谈起段祺瑞,毛泽东呵呵一笑说:“有功有罪,已经化敌为友了嘛”。近年来,对段祺瑞的评价呈现出明显的官冷民热的态势。官方的态度相对模糊,没有对段祺瑞的明显好恶。而在民间,对段的夸赞则越来越强烈。在很多时候,段祺瑞都被当做一面镜子,被网友用来映照当今的时事。
几十年来对段祺瑞的片面矮化,还是近年来对他的片面拔高,都犯了盲人摸象的错误,将一个复杂的人物简单化了。又或许,历史人物真正的面目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重要,大家只是想用他们的某一面来当镜子,映照一些时事罢了。放弃一些贴标签式的定论,这无论是对段祺瑞还是对历史本身都会更公平一些。段祺瑞在保全民族大义,维护国家主权上也是可圈可点的人物。其面对国家大义,做到大节未失,为当时所称道。后人有诗这样描述这位叱咤风云的统帅:
起家微末随袁公,一腔忠魂坏清廷。三造共和成奇迹,六不总理天下闻。 直眼目视国家疮,南北奔忙欲宇澄。前人不与倭奴共,八勿之语后人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