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凭借地势复杂险要而易守难攻,绵绵不断的硝烟,演奏一幕幕冠盖古今的战争诗史,让后人凭吊。纵览古今之变,从中悟出:杀伐掳掠,筑城立业,但有几家造就万世基业?关中历十三王朝,无一家长居久安,何也?城不在固,池不在深,而在人心。得民心者生,失民心者亡。有关以来,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发挥着她“天下第二雄关”的作用,战乱频仍,百姓凄苦。元代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词描写: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千百年来,得失系于天子安危,而对人民来说,带来的是经济调敝,民不聊生。诗道出其中的真蒂,可叹当年秦汉帝王起居的地方,如今万间宫殿都化为了灰土。鞭辟入里,精警异常,恰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发出一声沉甸甸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的千古奇叹。 呜呼。当其战乱远去,毁掉的是富饶和美丽,水深火热留给人们的却是悲凉、灾难与苦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