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尾“万里相逢欢复泣,凤巢西隔九重门”,不仅是真挚深切的友谊之歌,更是对当时腐朽政治的愤激的控诉。两位挚友在远离家乡、远离帝京的地方不期而遇,其兴奋和喜悦之情,悲喜交集的心态是可想而知的。这是“欢”的来由。然而为什么又“欢”而“复泣”呢?原来这意外相逢,恰同在他们患难之时:一个是为宦官所嫉诬得罪被贬;一个是长期受排挤而万里投荒。大体相同的坎坷命运和对国运的忧切,又使他们不得不痛哭流涕。所谓“欢”不过是知音乍见时一刹那间的快事,而“泣”则是经过悲愤交加的长期酝酿所至。欢而复泣,感情复杂而沉痛难当,包含着个人宫场的失意,仕途的坎坷,命比纸薄的感触,但主要却是为国运难扶而“泣”。未句中这一点表现得很彰显豁达。凤巢,比喻贤臣在朝。《帝王世纪》说:“黄帝时,凤凰止帝东园,或巢于阿阁。”现在贤臣一时都已星散无期,远谪穷荒僻壤,备受排斥打击,“君门九重” 阻隔,他们又如何可能竭忠尽智呢?诗人长期目击党争的翻云覆雨,又饱经天涯飘泊的生活遭难,对唐王朝的黑暗现实的认识就更深切了。因而这首感情深挚的投赠之作,揉合了同情知友和忧时愤世之情。结尾的殷忧和愤懑,表面落在凤巢西隔、急诏无从上,但实际更和首联遥相呼应。刘、李的遭遇,不都同是晚唐王朝“重碇危樯白日昏”的必然结果么?
这首诗以感慨苍凉的雄浑声调和高昂挺拔的沉郁气势,表现自己哀时忧国的情感。诗在愤激之中,寓有深讽;景语之中,渗透情语;欢泣之中,由眼前江风的险恶联想到国家的隐忧;从同是天涯沦落的遭遇引起了欢泣交加的复杂感情,刘熙载《艺概》有曰“涵茹到人所不能涵茹”、“曲折到人所不能曲折”,寓哀怆愤激于深沉凝重之中,具有似矛盾而又统一的深厚蕴藉的独特风格,针砭时弊可说是古典诗歌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