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李硕勋(1903—1931),四川高县人,1903年2月23日生于四川省庆符县(今属四川省宜宾市高县)。曾任全国学生联合会会长兼党团书记,我国早期学生运动的领袖,中共早期参与领导军事斗争的先驱之一。1926年与赵君陶在上海结婚,育有后来曾出任共和国总理的儿子李鹏。
诗曰:“重任担肩赴海南,安知上岸却遭残。英灵自此巡椰岛,呼唤人民誓换天”。李硕勋投笔从戎,1926年冬,他由上海转战到当时革命的中心武汉。在号称“北伐先锋铁军”的叶挺部队担任师政治部主任,1928年5月赴杭州,曾任浙江省委常委、省委代理书记。1931年8月任广东军委书记时,到海南指导武装斗争,抵达海口后不幸被捕。狱中,他铁骨铮铮,同敌人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同年9月5日,国民党琼山县宪兵队将已被打折双腿的李硕勋用竹萝抬到海口市东校场行刑,他高昂起不屈的头颅大声高呼“打倒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一代英豪,壮烈殉国,中国革命事业遭受了重大的损失。英名永忆,浩气长存,他以28岁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中国革命壮丽的篇章。
1950年11月11日,朱德同志看到李硕勋给其妻的遗书,深受感动,挥笔为遗书题跋“李陶(即李硕勋)四川庆符人,中国大革命时的共产党员,曾参加1927年的八一南昌起义,进兵东江,后奉党命,调广东工作,赴琼崖策划游击战争,不幸为反革命当局捕杀。硕勋同志临死不屈,从容就义,是人民的坚强战士、党的优秀党员。他对革命的功绩永垂不朽”。对革命的功绩,将永远为中国人民所敬仰!
1962年6月20日,烈士的老师和战友著名革命家、教育家、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吴玉章作《悼念李硕勋烈士》诗“锦城初识羡英华,有志男儿爱国家,北伐从军趋武汉,南征转战别流沙。几行墨迹明心迹,万顷涛花涌血花。遗骨琼州何处觅,喜看红日照天涯”。
湖南黄建中获奖诗词《七绝•怀李硕勋烈士》有:“遗言不必妇收尸,继志尤须善抚儿。二十八年生伟大,先贤长使后人思。”严刑拷打他不怕,去留芳名满琼州。字里行间闪烁着革命英雄气概和拳拳的深情,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李鹏委员长在《纪念我的母亲赵君陶》一文中曰:李硕勋临刑前写了致我母亲“陶”的遗书。这封遗书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在前方,在后方,日死若干人,余也其中之一耳。死后勿为我过悲,惟望善育吾儿。”正如郭沫若所书:“拜读遗书,从容就义、慷慨临刑的精神跃然纸上,使千百代后人见之,亦当肃然起敬。这是中国人民革命成功的左券,是训育革命后进的不朽教材。”
《挽李硕勋烈士》诗曰:“少年壮志气吞虹,大略雄才对国忠。反帝先锋人敬颂,挥军将领敌称雄。逢凶化吉寻常事,为党强军活力充。奉命海南心坚毅,浩歌一曲映天红”。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李硕勋征战南北,驰骋疆场,磨练出坚定的革命意志,显示了杰出的军事才能,成为我党我军一代名将。“义举南昌,战赣粤闽。分途找党,话别天心。白区工作,奋不顾身。牢狱不屈,遗书义深。公之鲜血,解放人民。忠心浩气,永耀不泯。遗志未尽,吾辈仔肩。革命必胜,公可安眠。”这是周士第同志对李硕勋革命生涯的真实写照,饱含着党和人民对革命英烈的崇敬之情和深切的怀念之情。
2013年中国诗联论坛诗联天下优精诗词姚文长优秀作品《七绝•忆硕勋烈士为李硕勋一百一十周年诞辰而作》有:“起义南昌有战迹,浙江上海未停蹄。广东即赴海南岛,海口直供头不低。”远去的是往事,不朽的是精神。2009年7月,在全国“双百”评选活动中,1931年在海南英勇就义的革命烈士李硕勋,入选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候选人”名单。英姿肖像前,红旗公血染。后人有诗歌赞曰:烈士鲜血,主义之花;舍身成仁,远久遐迩。滔滔南海,遥遥琼崖;李赵忠骨,松茂芝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