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这则耳熟能详的寓言传承了上千年,愚公之志和敢想敢干、不满足现状的愚公移山精神也传承了上千年。
70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愚公移山》著名讲话。“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愚公移山精神由此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提到要弘扬愚公移山精神。近日,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可以说,愚公移山精神成为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吹响了全面小康决胜号角,提出了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面对的是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面对的是难啃的“硬骨头”。脱贫攻坚的任务可谓艰巨,时间紧,任务重,要挖掉“贫困”这座大山,就需要多一些“愚公”,立下愚公志,才能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立下愚公志,才能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不但鼓舞士气、振奋人心,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明了方向。“咬定目标”,说的就是要坚定信心,知难不畏。“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摆在面前的困难是现实的,但只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就会去想办法、找路子、寻方法,就能为打好脱贫攻坚战迈出关键的第一步。
立下愚公志,更要久久为功,实干苦干。“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志立起来了,接下来就是立说立行,毫无迟疑,排除万难,以“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付诸行动,实干苦干。我们的事业越是向前,所需应对的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风险和挑战也会越多,越需要我们拿出艰苦奋斗、埋头实干、攻坚克难的精神,越需要我们弘扬敢于创新、敢啃硬骨头、敢于壮士断腕的精神。广大党员干部就应该树立愚公移山精神,拿出愚公移山的干劲和斗志,把脱贫攻坚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攻坚任务紧紧抓在手上,不畏困难,躬身实干,久久为功,想实招,出实招,破难题,咬定目标不放松,最终打赢扶贫攻坚战。
立下愚公志,就要争当“愚公”,甘做“愚公”。“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目标已定,干部就是决定关键。要注重把更多的“愚公”选出来、用起来,涌现更多冲锋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一线的“愚公”,让更多的党员干部愿当“愚公”,争当愚公。同时,党员干部既是打赢扶贫攻坚战的指挥员,又是战斗员,需要党员干部甘做“愚公”,在扶贫攻坚战中做到以上率下、真抓实干,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形成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合力。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打赢脱贫攻坚战,唯有弘扬愚公移山精神,激发党员干部脱贫治贫的勇气与毅力,凝聚带领群众摆脱贫困的力量,不辱使命、勇于担当,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