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广东南雄2021年1月21日电(肖锋)由广东省南雄市政协教科文卫旅体和文史委员会编辑的、再现苏区南雄国家非遗名录粤北采荼戏面孔的《浈凌山茶红》一书于近日面世。
粤北采荼戏是广东粤北客家地区的小戏剧种,是广东重要的戏曲剧种之一。其历史最早可溯源至唐明皇时期,由客家人迁徙传入并逐渐成为地方习俗,盛行于明代嘉靖期间以后,是广东六大剧种戏种之一。作为它的发源地之一的南雄,采茶戏亦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文化底蕴。南雄采茶剧团从1958年正式成立以来,走过了60多个春秋,精品纷呈,人才辈出,影响遍及粤港澳各地。由于粤北采茶戏的宽广知名度和深厚底蕴影响力,它于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被列入国家非遗名录粤北采茶戏三大流派之一“南雄灯子”的发源地,南雄拥有深厚的采茶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自1958年成立南雄采茶剧团以来,历代采茶艺术工作者不断传承发展粤北采茶艺术,紧扣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创作出了一大批反映时代脉搏、贴近百姓生活的采茶艺术作品。不少剧目还在各级文艺汇演和群众文艺活动中屡屡获奖。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1月30日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激活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为传承、保护好南雄采茶戏,南雄市政协原主席陈逢英、原副主席衷玉华两位情系南雄采茶的老领导,不忘初心和来时路,灵感相撞,思路相通,共同策划,并计划组织发动新老南雄采茶文艺工作者收集、整理出各个历史时期的南雄采茶史料。这一义举,得到了相关单位和有关部门的积极响应。在政协主席何人平、政协副主席肖梅山、南雄珠玑巷联谊会会长张寿康、文广旅体局局长钟筱蓉等领导的关心支持下,“艺友”群主、原南雄文艺宣传队队长姚德泉、原文化局局长戴群芳、原文化馆馆长朱淑贞、文化馆馆长李子亮、副馆长郭盛蓬等及文艺界同仁共同倡议:把南雄采茶戏、南雄剧团发展的历史资料,用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的方式,编辑出书,弘扬南雄文化,发挥“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积极作用。这一倡议,得到各地艺友的积极响应,得到文化部门的肯定和赞同,于2020年5月成立了采茶艺术资料征集小组。艺友们热情参与、奉献资料。据不完全统计,至7月底,收集到各类图片2000多张,文章100多篇,剧本、曲谱、歌曲类作品400本/首,论文著述、回忆文章50多篇。8月上旬,在市政协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确定将这些珍贵的资料作为《南雄文史》第四十六辑编辑出版,成立了编委会和编辑工作室。
经过半年多的时间精心编写,《浈淩山茶红》以《南雄文史》第四十六期名义呈现在大家面前。
《浈淩山茶红》一书从南雄采茶戏的历史沿革、南雄采茶剧团发展历史、南雄采茶戏本土代表作品、采茶艺术理论研究等方面,从另一个视角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浈淩大地的沧海桑田历史变幻,记录了南雄采茶戏艺术的发展历史。南雄采茶戏代表剧目中的《阿三戏公爷》《摘黄烟》《风雨珠玑情》《珠玑巷里故事多》等作品,为了解南雄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透过作品中厚实的生活底蕴,展现出南雄人民身上一脉相承的精神特质和精神脉络,正是南雄采茶戏永不褪色的价值——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值得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一代加以弘扬。
|